如何向外行人谈岗位价值评估质疑岗位价值评估合理性,认为岗位价值无法度量,正如盐和糖的价值无法比较一个道理,都是生活必需品,硬要说盐更有价值,但糖的价格却更高。类似的横比纵比,一定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其实都是一个目的:质疑岗位价值评估的合理性,说白了也就是否定岗位价值评估。针对这样的质疑或观点,个人看法如下:1,外行人不明白:理解站在hr专业人员角度,或者曾经接触与学习过岗位价值评估的同仁,一定是理解和支持这种评估的合理性的,评估过程的许多方面都是在量化,更是驳斥了无法度量的质疑。所以,大胆想象,有此种质疑的,多半存在以下可能:遇到了一言堂或领导说了算或粗暴评估等做法,岗位价值评估,既有一些理论和工具可以借用,也可以用一些诸如经验法/集体法来进行,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过程/结果与其他企业管理工作类似做法,就可以较好避免质疑的声音。还有就是停留在字面意思,对评...
如何向“外行人”谈岗位价值评估
质疑岗位价值评估合理性,认为岗位价值无法度量,正如盐和糖的价值无法比较一个道理,都是生活必需品,硬要说盐更有价值,但糖的价格却更高……。
类似的横比纵比,一定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其实都是一个目的:质疑岗位价值评估的合理性,说白了也就是否定岗位价值评估。
针对这样的质疑或观点,个人看法如下:
1,外行人不明白:理解
站在hr专业人员角度,或者曾经接触与学习过“岗位价值评估”的同仁,一定是理解和支持这种评估的合理性的,评估过程的许多方面都是在量化,更是驳斥了“无法度量”的质疑。
所以,大胆想象,有此种质疑的,多半存在以下可能:
遇到了一言堂或领导说了算或粗暴评估等做法,岗位价值评估,既有一些理论和工具可以借用,也可以用一些诸如经验法/集体法来进行,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过程/结果与其他企业管理工作类似做法,就可以较好避免“质疑”的声音。
还有就是停留在字面意思,对评估方法/理论/实操过程等知之不多,或者出现了自认为的一些不公平公正的评估现象,看一叶而知森林,被骗一次就怀疑所有,以偏盖全,是不可取的。
多半为非hr者意见,作为hr者,即使是半路踏入或者非科班,在工作中多少会去专门了解岗位价值评估相关内容,不管是自学还是请教,也很难持有“质疑”的态度。
对于这些质疑,hr同行要表示理解,或者说多看看多听听在质疑背后有什么看法/怎么说的/遇到什么人或事情了,让对方多表达,才能了解细节与过程,避免误会或贴不必要的标签。
2,不要被“盐与糖”蒙蔽了
它们都是生活必需品,都可以吃,假如如题主所说,盐的价值更高,糖的价格却更高,怎么比较或评估二者的价值呢,怎么样才算合理的呢。
这话说来就长了,要细扯清楚,非一本书不可。不如就简单理解一下吧:
价值,是单位产品投入多少劳动的体现,可以在经济/社会/使用等方面的价值体现,盐和糖如果统一按一斤来计算投入多少劳动的话,没有对二者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比较是很难做出正确判断的,但按基本常识来看,糖的价格更高,理由是:生产糖的工序更多,还要有高温,盐的工序相对更少,从这个角度上看,糖的价格更高是合理的,当然,盐与糖都有许多品种和档次,不能拿低端的与高端的比,整体上看,糖的价值与价格都更高。
还有,价格不完全是价值的正比例体现,还与供需关系和相关政策有关,比如:盐由于是普遍性更高,家家户户哪一餐也离不了,消耗量更大,而糖则是不那么普遍被食用的,在三高比较普遍的今天,许多人还在控制糖的摄入,当然,盐的摄入也要被他们控制,但是,国家对盐的价格控制更严格,不得随便涨价,不是由市场说了算的,而糖的价格则是放开的,由商家自行定价。
盐的价格,与水电气等生活息息相关,价格都是不能随便由市场说了算的,想想看,这些东西本就是垄断的,如果价格放开,会是什么状态,社会肯定不会答应的。
但是,岗位价值评估,则是一个完全由企业说了算,外面市场顶多起到参照/借鉴或检验的作用,是放开的,不受宏观微观等任何政策影响的。
所以,盐糖的价值/价格情况,远不止题主那几句那么简单,与我们hr接触的岗位价值评估是没有可比性的。
3,跳出hr圈儿来解释
如果用hr的岗位价值评估理论/专业词汇和评估工具等来给非hr者解释,多半是费力不讨好,既废时间也得不了理解。与其这样,不如换一个角度来类比:
比如:拿家庭/社会来类比企业,这个说法是容易得到理解的。
它们都是由“人”组成的,都可以说成是组织,都有一定的分工,都要做事情/付出,都会有一定回报,只是人数不一样多,但是,人数少的企业,也不一定会比人数多的家庭成员多,人数少的社会或某个国家,也不一定会比某个跨国集团公司的员工多,这样的情形,相同的地方是不是就多了呀。
既然有“分工”,就有不同的岗位,就可以进行“价值”比较或者评估,比如:
家庭成员之间有分工,虽然不会经常把谁谁的价值更大或更小放在嘴上,也不会经常来比较,但偶尔也是会有那么比较的,比如主内与主外,有收入或者只是读书,包括退休的,等等不同“岗位”,我们不做专业的评估,就他们之间自我感觉感受或者在家庭里的话语权,能不能说明问题呀,我想也是有几分道理或者逻辑的。
比如:主外的人,或者收入比较多的人,在家做家务的频率是不是少些,对家里其他成员说话的语气更有底气一些,相反,其他成员,肯定对家里的贡献也是有不少的,但只是分工不同,但在主外者面前,总是会不自觉的表现了一种尊重,自己说话的声音都会小一些,语气也会柔和一些。这不只是社会习惯或风气使然,更多的是家庭成员自我感受或自我评估的结果,这不可以说明“价值”自我评估的一种体现存在吗。
同样,小到社区/村社,大到省市,再大到各国家的组成部门,不管是纵向的等级,还是横向平级,形成现在的状态,包括工资薪酬体系/福利待遇等,绝不是一年几年的事儿,甚至远在古代就基本成形,只是那个时候的叫法或做法不完全相同罢了。
比如:谁来比较一下消防队与环保局的价值,甚至深入到某个岗位的价值来比较或评估,既可以从岗位重要性/工作强度/任务复杂程度/付出体力智力/风险性等方面来比较,也可以由专家/领导们讨论研究做出,由于它们都是在一个体系框架接受相对统一的法规约束与管理,难道我们不可以通过结果即付给的薪资福利待遇来反推其价值吗?由于经历了那么长期的实践检验,其合理性应当是有足够保障的。
当然,大的方面的合理性,并不能遮盖其中部分细节或做法上存在人为故意偏离的可能,但这些极少部分或零星的东西,不能代表整体,也不能成为打d或质疑全部的理由。
再回到企业,不管哪个部门或哪个岗位,都是受到公司统一整体的管理,就工作安排/工资待遇福利等,更不是由哪一个部门或个别领导就一手遮天的,从长期来看,从整体企业或用人单位来看,这样的普遍管理或统一性是没有问题的,不然,企业早就四分五裂甚至不存在了。
那么,各个岗位的价值评估,无需用产出结果的产品或服务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价格来反推,毕竟存在分工不同/职责有别,也不用用那些专业的hr评估工具来费神费力周折,最直接简单高效的评估办法就是用“企业给予此岗位的待遇福利”来反推即可,这正如一面镜子一样,毕竟企业也中傻,怎么可能无故给高薪,更不太可能长期处于某种高值低估或低值高估的状态,企业一定会根据市场/自身利润等情况来适时调整。
另外,价值评估的合理性,或者企业提供给岗位的薪资福利待遇,即使岗位之间相比较的情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是一个动态调整或平衡的过程,价值或薪资,并不是单一受到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影响,它们的影响因素很多很复杂,随时都在不断的变化,比如:市场供求关系,客户需求,员工想法,新增设施设备情况,替代性,相关政策等。
通过这样的类比,甚至举一些有数据的例子来说明,对“外行人”的质疑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引导,首先不反对你,然后一起看浅显易懂的现象,折射出来的道理都明白的。
4,价值评估,是在干老实人的事儿
确定员工的岗位薪酬,我们可以有哪些办法,比如:
拍脑袋法。也就是公司领导们在一起研究一下,结合公司经营情况,或者与类似岗位采用经验法比较一番,就提出一个薪资的范围,然后再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借鉴法。就是对周边企业或同行企业进行一个必要的调查了解,结合企业的生存发展情况,对各岗位做出一定的薪资决策,可能是高于了解对象,也可能是低于或等于,这与公司所采取的人才政策有关。
价值评估法。就是运用hr相关的岗位价值分析与评估的工具,比如:海氏三要素/美世ipe法/要素法等,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一定的修改调整,并参加同行或周边企业相关岗位的情况,做出本企业的各岗位薪酬规划。
严格讲,价值评估法相对来讲,是最科学和合理的,但毕竟耗时费力,而且非hr的管理人员不容易掌握,多数企业不愿意这样去做,于是借鉴法就用得比较多,真正“拍脑袋法”的运用也是比较有限的,即使是拍脑袋,也一定是基于什么经验基础上做出的。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