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kr的逐渐衰落
okr的逐渐衰落,主要有几点原因:
1.部分领导压根不懂kpi、okr
他们常常把明明应该作为目标(o)的内容写成了关键结果(kr)。理论上,kr应该是具备量化标准的结果。
甚至有的领导给员工设置了跟工作毫无关系的o(即目标):一月瘦5公斤的目标。
2.大部分企业的okr只是换汤不换药
okr不仅越来越没有存在感,还渐渐与kpi“沆瀣一气”,成了kpi的同义词,甚至被冠以“中华田园kpi”的称号。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一书总结了谷歌okr系统有别于kpi的有几项特征:
1)完整的okr既要制定大的目标,也要制定易于衡量的关键结果。
2)合理的okr,不仅要符合实际,也应该具备一定难度,有挑战性,并非要百分之百完成。根据谷歌内部的统计,完成okr的70%是比较理想的数据。
3)okr系统几乎人人可用,而且是公开透明的,最底层的员工也能看到ceo的okr。
4)okr需要打分,但分数不做考核。唯一的用途是让员工诚实地评判自己的表现。
根据谷歌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拉兹洛·博克的说法,okr在谷歌的绩效考核中只占比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okr本身并不完全代表绩效,但在国内却变成了完全代表绩效。
因为宣贯和执行不利,以及很多hr自己都没弄清楚okr和kpi的区别,最终让okr就像是套了个壳的kpi。
同时,hr把目标与评价强绑定、把业绩和报酬直接挂钩,几乎所有员工都提出容易实现的目标,导致员工只看眼前的利益,企业内部甚至互相拆台,失去挑战精神。
3.okr制度形同虚设
虽然hr每个季度仍然会例行公事催促okr的回顾和制定,但很多人都是复制粘贴,草草了事。
因为okr内容可以随时更改,所以员工总是在制定的时候随便写几条应付一下,然后在季度回顾的时候,重新修改成自己能达成的内容。
一些员工甚至用国产chatgpt,来应付okr的回顾和制定。
虽然公司规定说okr可以不百分百完成,但员工还是非常担心,哪天要裁员的话,也可能拿这事儿卡自己。
4.变化是为了增效
制定okr员工需要仔细思考自己的目标和关键结果,并将其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对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修改和调整,有些员工觉得写okr是一项繁琐的任务,浪费时间且缺乏对工作的实际促进作用,希望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具体的工作上。
例如:在字节跳动,要想制定出一个合格的okr,实际上需要花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还要拿出差不多25%的时间用于和团队的成员们对齐。
2023年2月,字节跳动发布全员信,把双月okr改为季度okr。管理层解释,是因为字节现在业务相对成熟,双月变化不明显,回顾周期可以更长。双月改成季度,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平摊到季度,对于他们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真正需要落地的工作。
其实也是大厂在考虑,当互联网红利期结束,如何通过调整管理工具来真正高效地利用资源。
在冗杂和死板的制度中,原本高效的管理工具很容易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纵观这么多年的管理史,各种管理工具都是在不断迭代的,就像某大厂曾说,先固化,再僵化,然后再优化,道理都是一样的。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kpi也好、okr也罢,基于企业实际情况,无论是业务规模、市场行情,还是人员素质,找到适合企业当下发展的管理工具,才是hr需要去研究的,而不是一味的跟风大厂。
真正的胜利,不是你在生活中获得了什么,而是你如何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共勉!
好了,本次话题就到这里,我是专注分享干货与实战技巧的帅气大叔郑军军,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系个人原创,pg电子官方网址入口的版权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本人,侵权必究!)
1楼 大卡
本篇文章来自郑军军老师的分享,郑老师的分享总能把问题和大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只讲悬在空中的理论,给出的是更有实操性的pg电子官方网址入口的解决方案。大家可以点击老师头像订阅,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老师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