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公司为促进基础员工的成长,实行师带徒机制。机制设计不好,会影响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利益。因此,笔者依据案例,认为设计好师徒机制,需要重点考虑三个方面:1、出师标准与周期;2、师父的激励;3、徒弟的激励。
前段时间,笔者接到一个薪酬实操班学员的问题求助。其问题大概是这样的。
公司为促进销售员工的成长,实行师带徒机制。只要完成当月的目标,师父即可拿到徒弟提成的5%。徒弟只要当月完成目标业绩,次月即可晋升一级,同时底薪、提成和销售目标均上浮。只要徒弟不离职,完成业绩,师父均可享受徒弟的业绩提成。如果完不成,师父除拿不到徒弟的业绩提成外,还会扣除绩效200元。
问题来了,徒弟进步快了,师父反而不乐意了。因为怕徒弟晋级后完不成目标,自己没有利益了,而自己又不想尽力去帮助徒弟完成业绩目标,就想旱涝保收的局面。怎么设计才能让师傅尽心尽力帮助徒弟达成目标?
这实际上就是个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通过机制的设计,达到师父、徒弟和公司的三方共赢。
从这个信息可以提炼出五个信息点,逐一分析。
月度考核,月度兑现。这是符合常理的。理论上说,员工所获取的价值收益和其所在岗位创造价值的周期相关联。如果销售人员月月都能创造销售业绩,从激励及时性角度来说,就应该及时激励。同时我还可以判断,该公司的产品属于那种快消品性质,非那种大宗化的产品,需要长周期的努力,才能产生效果。
底薪加提成,也是销售人员常见的薪酬结构。同时、底薪和提成比例,随着员工的职级晋升,随之增加。职级晋升,目标值也同步增加。也就是职级对应相应的底薪、提成、和目标。这也和岗位责任、价值相匹配。
完成业绩,次月晋升一级。笔者觉得这种操作有点简单粗暴,因为这里面不排除业绩的完成有可能有运气的因素,而非能力的提升或努力的程度,这也是师父不想徒弟过快晋升的主要原因。
关于晋升需要考虑两个要素。第一,需要建立能升能降机制。按月晋升,即使因为运气晋升上去,下个月还会被打回原级。这样师父还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接受。第二、晋升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业绩虽是主要因素,也要建立在业绩稳定的前提下。同时需要评估员工是否具备晋升职级的能力素质。所以为什么说,同一岗位,有不同等级的任职要求呢。这种综合的晋升架构建立起来,那师父的接受度几乎可以100%了。
该公司的终身制是建立在利益绑定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不可操作的,早晚会爆发危机。现实中,徒弟超过师父比比皆是,那个时候,师父还在享受徒弟业绩提成,显然难以服众。
因此,这里需要需要界定出师的标准。出师后,徒弟即可单飞。当然,传统文化,“一天为师、终身为父”理念,需要发扬光大。但那更多在于徒弟的信念自觉,而不能用利益绑定或外界强制。
徒弟完成业绩有奖励,完不成扣奖金。我们说激励有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之说。正向是为了强化某种行为,负向是为了约束某种行为。那么徒弟完不成业绩扣奖金,是为了约束什么行为。本身,对于师父来说,我做好的我的本职工作就好了,为什么要把我的技能传授给别人,冒着被扣奖金的风险。
基于以上五点的分析,对本案例的优化设计,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
首先要废除两个规则,一是终身制;二是对师父的扣奖机制。
其次建立出师标准。也就是员工达到什么资格可以单飞。简单的话,一是硬性标准,业绩完成度且是否一贯;二是软性标准,如
沟通能力、开发能力等等;三是行为标准,即对应工作职责,是否每项工作行为符合要求,是否掌握了销售必要的流程并熟练操作。二和三需要单独进行评估。
这个标准需要考虑一定的周期限制。如果到了周期,还达不到标准,那意味着该员工不胜任或者师父没尽力,该辞退辞退、该换师父换师父。如果提前达到了标准,那师父的利益绑定仍然延续到正常的周期节点,并可给与额外的奖励。正常周期达到标准,那师徒绑定结束。
最后,周期内激励机制设计。分段设计,分段给予师父提成比例。如徒弟晋升下一职级,那对应的目标业绩为存量目标和增量目标,存量目标提成比例低于原职级标准,增量目标高于存量目标提成标准,并结合增量目标完成率给与师父激励。存量目标必须100%完成,没完成,则没有任何激励。
这种机制的设立,师父必然全力辅导徒弟,且没有顾虑,即使徒弟晋升。徒弟必然想着尽快出师单飞,主动积极向师父或其他人学习就必不可少。
当然,对于师父的晋升激励,也可以加入出师徒弟的多少、质量等因素,在此不再过多阐述。
以上本文只分享了思路性的机制设计,涉及到具体细节需要结合各公司的具体场景来设计,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