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时代,在一个内卷和躺平充斥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下,如何不被割韭菜,保持一个真实、确定的自我。读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让学习能力成为我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最确定性的能力,并通过持续学习锻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读书是诸多学习方式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方式。读书是与智者的深度对话,是向智者学习最廉价的方法,是构建系统性知识结构和认知的最佳途径,让读书成为一种本能的习惯,成为一种持续向上的力量。
在之前分享过的几次书单中曾表达过自己养成读书习惯的三个阶段、如何读书的三个观点、读书的四个阶段(功利性学习、关联性学习、系统性学习和发散性学习)等。今天在分享21年书单之前,想为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个人的选书经验和荐书之痛。
中国人均读书量近些年虽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相对于一些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谈到读书,难免有不少人,尤其是刚开始读书时,都会遇到“读什么书”和“如何选书”的问题。我作为一个不读书到无书不欢的读者,也曾经历过,甚至如今仍会面临如何选书的问题。不过在此过程中个人也总结了一些个人选书的经验。
一是,以工作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聚焦书的分类,最好能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如确定战略管理方面、人资管理方面、财务管理方法、国学、科技等。
二是,选书要与自己的学习阶段和能力现状及期望相结合。选书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太冒进,否则就容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和出现知难而退等情况。如一个普通员工不能天天看如何当总经理的书,否则就容易出现大错位,漂浮在天上,食不了人间烟火。所以原则上小学生一定要读小学生的书,同时可以适度读一些中学生的书。如我选书的类别就是结合之前分享的功利性学习、关联性学习、系统性学习和发散性学习来确定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选书的主方向和类别。
三是,选书要首选经典之作,并且要国外国内相结合者来选来读,避免洋为我所学但却不能为我用。一般每个领域都会有经典之作,这个选起来一般不难。
四是要认作者,这个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读书的初级阶段,一般不会读某个企业出来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们的思想、认知和观点有其工作经历的局限性,而一开始自己可能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消化力。每个领域都有每个领域相对的权威者,哪怕是新兴的领域。同时,对于国外的书籍,要重点关注一下翻译者的背景,要不然好书可能读不出好书的味道来。
五是最后要认出版社。现在的时代感觉是个人就能出书,出书相对没有那么难,所以通过判别出版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大致判断出书的优劣,更何况出版社也都有自己相对比较聚焦的领域。如有的出版社在管理类书籍中名气就比较大,出的书大多都是经典之作。
读书,难免会有人让你推荐书。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荐书之痛,个人认为推荐书比自己买书要难的多了,一是,自己买书是自己花钱,给他人推荐书是他人花钱,不但要对他人的money负责,还要对他人的收获负责。二是,时不时总有朋友让我推荐一下某方面的一本书,这个应该是我荐书最大的痛。它的痛在于我真的不知道该推荐那一本书。同时,我也不认为读书学习有捷径,可以通过一本书让你一下提高很多。学习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才会构建起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三是,也有朋友会在恭维之后让我荐书。如你在战略、组织、人才、运营等方面都挺有想法或挺专业的,能否给我推荐两本书。这种情形下,虽然也会很纠结,但至少我还能有得回,不至于让我陷入只推荐一本书的尴尬与痛苦之中。坦诚的讲,即使恭维的话缩缩水还有点真实性可言的话,那我也不知道是受了那本书的影响。有的书可能当时看感觉有共鸣、有收获、有启发,但合上书一段时间后,可能对书中的内容已经没有太清晰可见的记忆,只留下了这本书好或一般的记忆,我也经常以忘掉了可能就是收获了来自我安慰。所以我觉得,某人在某方面的专业或洞察,有可能会受某个大师思想的深刻影响,但大多不会只是因为仅仅读了那本书。个人认为这大抵应该是读书、工作与思考等相互交织的结果吧。
我绝对算不上一个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爱书如命,有高格局、高境界,他们对选书、读书等肯定有高境界的思想和见地。我只是一个有点读书习惯,每年会比中国人均读书量多读两本书的低层次读书者而已,所以以上仅为个人读书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之谈,仅供参考。下期将为大家分享2021年书单。
9楼
感谢分享~ 期待书单分享 期望收获一本沟通或地理历史类的书籍~
8楼
读书的目的一种是学习,一种是消遣。更棒的是学习和消遣还可以兼得。
7楼
我很庆幸养成有读书的习惯
6楼
非常实用,我每次走到书店,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书店就是找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根本不在意是否有用,现在不仅是读书,每个人被市场的同质化产品迷花了眼,感觉都可以要,又都可以不要,学习到了
5楼
情真意切。但另一方面看,朋友让推荐书也不用太在意,往往是“说者无心,听着有意”的事情。
周红磊
@暖xin小偎:可能是我责任使然吧
4楼
每到年底,都会又一批荐书,但对口的很少。
周红磊
@蔡李昕佩:对口不对口在于自己的需要
1楼
文人相轻。读书人也有一圈鄙视链,当然更多的是相互鄙视。
周红磊
@墨筱熙:对于我们普通的读书人来讲,读有用的书,其它交给真正的读书人去操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