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嘉
来源:boss直聘(id:bosszhipin)
作者丨贾嘉
编辑丨白话日报
排版丨二水
如果要在《红楼梦》里选一个“公平就业宣传大使”,我一定选王熙凤。
王熙凤当然不是什么好人,但绝对是一个好boss——不但眼光毒看人准,而且考评不拘一格不带偏见。她提拔小红,一次面试就果断发offer;她信任平儿,就给她足够的施展空间和授权;她欣赏探春的才华能力,一片公心地评论说:“作亲时,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庶出只要人好,比正出的强百倍呢。将来不知哪个没造化的,为挑正庶误了事,也不知哪个有造化的,不挑正庶的得了去。”
哦,凤姐也会鄙视人,鄙视那些眼神不好的甲方。她选人看才,招标看钱,标准简约高效。
现代职场没有嫡庶神教,但还是很多人困于各种歧视,比如外貌性别地域年龄星座……每个关键词背后都有一缸眼泪,在boss直聘众裁厅里,很多人控诉一些招聘要求涉嫌歧视:与父母关系不好者勿扰、没谈过恋爱的免谈、打工心态的勿扰、玉树临风者优先……虽然有些要求并不算歧视,属于用人单位或领导偏好,但还是会给求职者造成不适,给本就不易的求职路添堵。
其实,一个有才华的人找工作,因为某种歧视而失败的话,基本上是老板的损失。不管对于时代、行业还是组织,偏见都是一种自我束缚甚至自我惩罚。
红楼梦,其实是一本反歧视的书。
你看作者讲写书动机时说:我一大老爷们,混了大半辈子没什么出息,实在有负师友教导,在吃不上饭的幻觉中,想起少年时的女同学们,要是她们有平等的工作机会,我随便傍一个(想得美),现在早就在金山银山上躺平了……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讲真,如果抛开性别纯粹从能力上看,探春继承贾府的爵位,宝钗继承薛家的生意,林黛玉女承父业去考个翰林,四大家族准能继续香火鼎盛。木石续缘,不如全员性转。
妄想丰满,现实骨感。那时节,不管教育资源,工作选择,还是财产继承,女性都是没有竞争资格的。未来继承贾府爵位的不是贾琏就是贾环,林黛玉只能寄人篱下两袖清风,薛家的生意财产人脉关系,早晚得让薛蟠全败光。有人考证说,虽然明清法律限制了女儿的继承权,但林妹妹至少还有母亲的嫁妆,但问题是,她一天不把婚事定下来,就一天不可能拿到嫁妆。
但红楼作者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向我们展示了现实,也坚定地表了态。书里最优秀的几个女生,至少在受教育机会方面获得了某种补偿:王熙凤是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不读书但实务经验丰富;林如海将黛玉假充养子,专门请了贾雨村这样的高端家教辅导她,十几岁就读完了大学教材;薛宝钗的父亲更进一步,有儿子不教只教女儿。宝钗的堂妹宝琴,更是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旅游博主,一出场气势就压倒了一众闺秀。作为对比,国子监祭酒(约等于教育部长兼北大校长)的女儿李纨,虽然生在书香世家,偏偏遇到个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父亲,结果成了只会辅导作业的全职鸡娃妈妈。
贾探春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早出去立一番事业了。可她偏偏走不出这个门闾,还要因为出身的问题顶着第二重歧视。凤姐爱她的才华,叹惜她不是嫡出小姐;邢夫人的心腹婆子王善保家当众上来掀探春的衣襟,还想着“一个庶女,她能怎样”。
在学术层面,歧视(discrimination)的定义是:仅仅因为一个人是某个团体的成员,就对其做出不公正的、负面的或有伤害的行为。
具体到实操领域,歧视会成为一种资源争夺的工具,制度性地将一部分人排除在某种权利、资源、机会之外,从而让另一部分人垄断这些利益。拿性别歧视来说,它是农耕时代加父系社会的产物,社会对女性的需求可以简化到生殖系统,她们的所有作用,就是维持家族和社会人口的繁衍,同时保证家族血统的可靠性。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所谓嫡庶歧视,是保证家族资源分配优先级的设定。这类制度的制定逻辑在于:在一个婴儿夭折率居高不下的年代,同时又是个人必须依赖家族生存的年代,繁衍和传承压倒一切,压倒所有个人权利。
在红楼梦里,再优秀的女孩子也不可能成为家族的支柱,这是系统性的悲剧,在那个时代没有解法。制度最初的松动还要托工业文明的福,生产方式的改变,效率的提升,带来大量的劳动力缺口。在那个被称为“棉花帝国”的时代,进厂的女性虽然承受着家庭和劳动的双重压力,但毕竟有机会走出来了。在鲁迅的年代,人们还需要感叹《伤逝》中的子君在脱离封建家庭后无路可走的命运。但文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让越来越多的行业、职业、岗位不得不接纳甚至强烈鼓励女性的加入,强调“女性能顶半边天”,一些行业甚至需要女性的主导。
正因为如此,今天已经没人再问“娜拉出走后会怎么样”,子君也在现代剧里上演“我的后半生”,蜕变成了职场精英。
当社会生产力优先级更高的时候,女性必须加入到社会分工里,林黛玉这样的人间富贵花也得去做劳动妇女;但是当社会繁衍更重要的时候,人们又会赞美李纨这样的全职妈妈。大家明白了吗?在红楼世界里,在宫斗故事里,为什么会有“母以子贵”这种东西?——这是保证你主动履行义务的一种制度性的鼓励。
现代人喜欢王熙凤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只有她身上有一种可以称为现代性的观念——可以凭能力或才华在那个家族中获得不可动摇的地位。现代人不喜欢宝姐姐,因为她比凤姐清醒太多了,她知道自己再了不起,也无法突破与生俱来不可逃脱的歧视之网。
所谓反歧视,最基础也最理想状态的要求,是在所有其他条件都均等的状态下,不因为某种对方与生俱来的特征而剥夺他们的竞争机会。
在现实中,我们其实很难判定招聘方说的“对不起,我们不招你这样的人”是不是出于歧视,对方甚至不会说具体的理由。即使是话术更柔和的“对不起,你不是我们想找的人”也是一样。之前有小朋友问我说,求职失败了要不要追问失败原因?我个人的回答是:不问。因为对方说出来的原因,也不见得是真实的,他委婉点夸你,你会被误导;说你没经验还好,说点别的理由,说不定就带上了偏见,何苦为难自己。
某种程度上,招聘jd上“xxxxx条件免谈”中的奇葩要求,对求职者来说这反而是 “避雷针”,帮你逃掉了与那些存在各种歧视偏见的团队battle的成本,耽误自己寻找最匹配的工作机会。何况,有些看似奇葩的要求背后,有些也是特殊岗位的现实考量:一家主打母婴产品的公司招人时希望家有儿女者优先,并不见得是歧视“单身狗”,可能是岗位本身需要有产品使用经验;一个重体力劳动岗位希望男性优先,也不见得是歧视女性。现实中最坏的情况是,招聘者本身存在偏见,但招聘jd上没有显示,结果就是耽误双方的时间。
再进一步说,歧视是个筐,但也不能什么都往里装。把所有的区别对待都归结为歧视,也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同样是在《红楼梦》里,探春的胞弟贾环就一直认为,别人不喜欢他的原因只有一个,“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
在对贾环的态度上,王熙凤也表现出了她的公平。王夫人想要给宝玉添一个丫鬟名额,王熙凤会提醒上司说,那环兄弟也要添一个才行。贾环跟丫鬟赌钱耍赖,被宝玉赶出来以后,他的亲妈赵姨娘上来就pua:谁叫你上高台盘,下流没脸的东西。王熙凤听到了,出来怼了赵姨娘又骂贾环:自己不尊重自己,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怨别人偏心。
(本文来源boss直聘(公众号id:bosszhipin),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