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问题要从探究事物的本质入手,这既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从业十年,总感觉找不到喜欢的平台与行业反映的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状态的不满意。这种不满意源于对职业的无力感,看似有改变职业状态的可能与自由,但缺乏通向更高期待的路径、实力和资源。书本上的解决公式比较简单:满意程度=能力-期待,要么提高能力,要么降低期待,回到现实生活中两样都很难做到。提高能力需要从根本上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层次和优化行为模式。生涯术语叫职业训练,先不说平台和教练,就从自身讲,足够的强度和频度才能达到效果,这位hr显然应该对自己的专注力、控制力和意志力有个基本判断。降低期待对抗的是人类的欲望,收益率的欲望,影响力的欲望,优越感的欲望,合理的欲望确实是前行的动力,但没有根据的期待是情绪的杀手。在这个成功学像病毒一样扩散的时代,淡泊宁静的生活理念多是挂在墙...
看待问题要从探究事物的本质入手,这既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从业十年,“总感觉找不到喜欢的平台与行业”反映的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状态的不满意。
这种不满意源于对职业的无力感,看似有改变职业状态的可能与自由,但缺乏通向更高期待的路径、实力和资源。
书本上的解决公式比较简单:满意程度=能力-期待,要么提高能力,要么降低期待,回到现实生活中两样都很难做到。
提高能力需要从根本上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层次和优化行为模式。生涯术语叫职业训练,先不说平台和教练,就从自身讲,足够的强度和频度才能达到效果,这位hr显然应该对自己的专注力、控制力和意志力有个基本判断。
降低期待对抗的是人类的欲望,收益率的欲望,影响力的欲望,优越感的欲望,合理的欲望确实是前行的动力,但没有根据的期待是情绪的杀手。在这个成功学像病毒一样扩散的时代,淡泊宁静的生活理念多是挂在墙上,有太多的机会点燃欲望的火苗,能力的燃料不足,熊熊燃烧的结果就是毁掉原来还过得去的生活。
这位hr将遇到职业困境的原因归结于一直服务于小企业,似乎是平台太小无法支撑起他的大梦想。
我曾在文章里谈到,目前我国7.5亿就业人口中, 90%以上的人都在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任职。如果认同这位hr的观点,这90%都没有前途,都不配享有收益满满、前路可期的职场体验?!显然他错了,还错的离谱。
综观这位hr的表述,肯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出了问题,不过仅在能力与期待这种方法论层面思考是没有意义的,需要纠正的是思想信念层面出现的认知偏差。
也就是我们常说“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里所说的世界不是变化意义上的世界。眼花缭乱的外部世界,犹如媒体上层出不穷的各类信息,99.9%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往往还遮蔽或扭曲着我们的认知。我们更需要探索和理清这个世界那些恒定的东西,这样才可能接近生活的真相和职业的常识,不被虚幻和妄想所诱惑。
我们所处的社会,相对于历史上的其他时期和绝大多数国家,恰恰最有利于普通人通过和平和公正的方式,依靠知识和和勤奋取得成功。
历史的机遇一次次出现在普通人面前,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有着足够的勇气、意志和想象力的人,无论是从政、从商或从学,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都已经为自己和后代营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他们出生时所面对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宏观意义上的世界,而是日常接触和感知的环境和圈层。这就是世界观。
而这位hr却认定打工没有前途,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十年职业生涯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以国内中小企业企业平均2.9年的生存期,恐怕他也会认为创业当老板同样没前途。
这位hr的世界观亟需调整。
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这片土地上的劳动力逐渐成为《资本论》所论述的商品。伴随市场经济阔步向前,人作为商品的属性没变,作为人力资本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如果资本不能雄厚到“躺着赢”,那就要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人生大计,精打细算,步步为营,争取“打得赢”。这就是人生观。
而这位hr先是将自己服务的企业称为“不知名的小公司”,又认定自己“听老板的话,做也老板安排的任务”是没有前途的事情。
职业规划不力的锅要么甩给环境,要么甩给上级,人生观的成熟程度相当于巨婴。
资本的天性是保值和增值,资本的天敌是贬值。职场对人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价值大小,包括但不限于经济价值。但不管是什么价值,我们要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至少人到中年还有一份体面的收入,就需要保持连续不断的价值输出。这就是价值观。
这位hr恐怕还没有形成或梳理出自己的核心价值点,对于持续的价值输出没有信心。
实际上,找沈老师寻求帮助的同学,如同这位hr一样,28岁至33岁,从业十年左右的占到70%左右,主要面临着职业前景困惑、收入远低预期、岗位边缘化等情况。
人生处于三十而立的阶段,成年人的序幕正式拉开,父母在变老,孩子还很小,生活的硬性需求是刺刀顶在胸膛上,人生的战场没有更多的选择,打得赢,或不战而降。
这个年龄段,一般从事过两三份工作,经历了职业探索,逐步进入职业建立期,特别是三十岁以后,普遍在合适的职业领域,专业扎实精进,地位日益稳固,威望不断提升,身负重责大任,获得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强烈。
我曾经说过,职业成长有定量评估。大学毕业后的年成长速度是10%-15%,五至六年后能力水平提高一倍,28岁左右可比薪酬实现翻番。职位提升、主导或参与核心工作增加,也是重要指标。
和这位hr一样,他们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寻找帮助的行为是令人赞赏的,因为意味着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决心进行职业生涯的绝地反击。
面对职场困境,最要不的是自我合理化,找出各种理由自圆其说。比如:人生是长跑,当下得失不重要;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机遇不够好;怎么活着是主观体验,快乐就好;生活方式有许多,不必追求成功;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等等。
事实上人生要想保持稳定的自信和快乐,合理面对他人评价和社会期待,需要我们内心里有着极其坚定并客观的自我标准。但在这个年龄段,还有太多的人生风景没有经历,那些想方设法拼凑出来的理由,在现实生活的kpi面前,很容易被冲击的七零八碎,溃不成军。
职业生涯是分阶段的,接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弹性地理解人生成就,大致应该是45岁以后,也就是职业生涯维持阶段。在中年阶段,“我必须如此,否则便无路可走”的想法,恰恰是偏执和低能的表现,因为会伤害到人生的终极目标:健康和快乐。
对于三十岁上下的同学,沈老师还是由衷地支持大家追求改变,寻求突破,最大限度地争取职业生涯的成功。
从情绪入手。职业上遇到困难,需要认真体会自己的不良情绪,无论是内心的情绪,还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情绪。人类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对不良情绪的持续感受,会带来改变的动力。
我们经常会遇到喜欢抱怨职场困境,却迟迟无法做出改变的员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太娇气了,一旦感受到痛苦,马上就会选择回避或弱化。
而痛苦是改变的前提,痛苦程度不够,就不会做出任何改变。当改变的痛苦大于维持现状的痛苦,就会有意或无意地滞留原地,裹足不前是合理的但不是智慧的职场选项。
从信念入手。充分体会了痛苦、愤怒、抱怨等等由于职业困境带来的不良情绪后,需要持续问自己一个问题。比如“我为什么只能挣这点钱?”,然后看看有什么想法表达出来。内心里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谁让我没能力到更好的公司或挣钱多的岗位,平时就是喜欢吃喝玩乐,从来没把学习当回事儿。”
你看,原来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评估,而且抓住了问题症结:疏于学习成长。那么接下来可以做出理性的选择,控制休闲时间,开始自主学习(这时候内心的信念可能是“只要我能力提高了,就能争取到钱多的职位”),或者心安理得继续吃喝玩乐(这时候内心的信念可能是“哎,学习太痛苦,还是先玩吧,开心最重要”)。当然,如果是后面一种信念冒出来,只能说明职业困境带来的痛苦还不够。
这个时候,可以依靠情景想象继续自加压力,努力在脑海里呈现出最不能接受的未来生活状态,越具体越好。比如:人到中年,没钱没房没能力,又被公司开了,大城市留不下来,家乡又回不去。总之,充分调动心理资源,为改变现状提供动力。
从行动入手。当情绪和信念可以支撑改变时,就不要过多思考问题了,停止过度分析,直接采取行动,落实要改变的想法。
基本原则就是,小处着手,快速落实。从最小的目标开始,制定一个从现在开始至少可以坚持三个月以上的行动计划。
这些小步子当然不会一下子改变职业生涯,但随着在一系列小步子上取得成功,就会看到量变到质变的神奇力量。
动力在不断积累,自信心在逐渐提高,随着挑战一个个被克服,职业生涯突破的时刻就到了。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花在痛苦和做梦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而行动的时间越来越多。最后的结局无限美好,那些曾经被视为不可能实现的职场成就,在未来会被认为就是件小事情,因为在职业突破过程中,你已经变得无比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