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秩序智库-慕
来源:混序智库
从知识价值链的模型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是基于客户的需求进行价值主张的设计,通过社会认知知识资源的配置并最终运营交付实现需求满足的一个过程。德鲁克将21世纪定义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而不是创造利润,顾客是唯一的效益中心。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认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认知,构建新的认知知识体系,使顾客在认知混乱中脱离出来,重新认知、定义自己,是一个彰显自身价值主张,找寻自我的一个过程。这一点也是我们关于营销的认识。客户消费,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念来说,消费是一个满足需求,找寻自己、彰显自己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打造认知型企业,而企业的知识战略是同步涌现于企业发展战略,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价值主张设计,通过社会知识——认知资源的配置,逐步打造认知型企业。
如何打造认知型企业,我们从两个维度展开:客户认知体系的打造和社会知识资源的配置管理。
(一)客户认知体系
认知型企业的打造,需要找到乃至创造一个认知锚点。而认知是知识管理及创造的范畴。社会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在消费时挑花了眼,反而无所适从。很难有商品可以在顾客头脑中留下印记,客户不知道企业产品或服务所要表达的价值主张是什么,选购商品时的考虑停留在功能诉求上,而缺少对应的情感联系和价值主张认同。若缺少情感等认知纽带,企业的产品很难成为经典的产品,纵然有第一次消费,重复消费也难以谈起。一时的消费是构建不起来人货场的立体消费时空场。
如何打造认知型企业。盘点社会上的认知资源,回到消费现场,在一个个具体的生活消费场景中,探知各个领域的消费认知困局,帮助客户、厘清认知的现状,消除认知模糊的困扰,减轻社会信息冲击,让客户在价值主张空间中自如消费、彰显自身主张。认知的打造,占据客户心智,让客户接受这样的认知,在消费决策中减少信息洪流的冲击,缩短消费决策链路,快速消费。打造认知型企业,需要找到认知价值的洼地或认知的繁杂高地,创造新的认知或厘清现有认知。
(二)社会知识资源的配置管理
创新源于用户知识的把握,不断地把用户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创新中。这时知识成为了一个战略性的变量而不是生产力的变量。企业的创新若缺少用户的知识参与,无异于闭门造车,投放到市场,消费者可能不会买单。企业的创新源于用户知识的把握,基于此,创新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创新的过程是社会上企业与用户知识碰撞交汇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中,如果没有一个我们称之为知识驱动的能力、知识与技术结合的能力,就没有新机会,即使看到机会也缺少把握住它的能力。
现在非常多的企业号称数字化、信息化企业,但它们的所有知识还是很传统,很机械,甚至可以说很落后,企业的数字化生存倘若缺少对知识这一内层最重要的驱动要素的管理,知识的生产力效用发挥不出来,我们所谓的信息化、数字化就停留在移植层面而不是根植于企业土壤,它的生命力会不断萎缩,而难以持续。也就是说认知型企业的打造离不开知识型组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革命时代,知识本身就是生产力,知识成为驱动新时代最重要的要素。当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真正去做管理重构和价值创新。
今天,科技在企业的应用领域逐步盛行,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廉价、更迅速的传播和繁衍,这意味着一旦竞争对手获得相同的知识,企业自身的优势将难以持续。为了使竞争优势能够持久,企业必须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内在驱动发展。
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可以令企业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三种能力。知识管理不仅是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技术与整个组织(研发、营销、财务、人力、运营等)的兼容能力,以及顾客视角。企业的知识管理倘若无法跟客户的需求结合起来,那其效能是无法发挥出来的。知识管理要求你要懂知识,知识要与技术、组织兼容,同时知识管理中企业必须跟企业的价值主张设计和运营交付结合起来,融入到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中,这样可以解决知识的内在来源和知识的应用场景问题,能够跟企业的价值链紧密结合,不断释放出知识的生产力效能。
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运用相辅相成,可实现对组织的赋能。组织的效能和绩效不只是来源于能够把内部的管理做好,还来源于对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新够不够。企业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取决于企业能够基于客户需求能够调动多大的社会知识资源为其服务,协同效率如何,社会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多高。社会知识资源包括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知识资源,利益相关者的知识资源,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用户的知识资源等。
(本文来源混序智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