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能部门的“怪现象”
在公司领导眼里,职能部门员工“混事的多、想干事的少”。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基本停留在汇总、整理、上报、发文等“初级阶段”;部门之间勾心斗角,部门员工良莠不齐;平日里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大多庸庸碌碌。而在基层单位眼里,职能人员没有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硬性”考核指标的压力,远离风吹日晒,可以说“吹着空调,喝着茶水,就把钱给挣了”。更有甚者,由于平时接接触公司高层领导的机会较多,很多职能人员难免在心里萌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对基层单位通常以下发文件、传达指令、布置任务的方式进行管理,平时不注意培训、提醒、帮助和规范指导。而当基层工作出现问题时,“反手就是一个考核”。
国内大多数文献认为,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能部门的岗位差异性大(比如技术部、物资部、营销部、财务部等,各部门的工作各不相同),因此难以直接进行横向比较;二是,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琐碎且难以量化,因此难以对其进行客观评估;三是,职能部门的临时任务较多,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因此对其的绩效评估也就难上加难。“不奖勤的,不罚懒的,专打那种不长眼的”。这句俗语,可谓道尽了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的“真谛”。而好坏不分、赏罚不明的管理漏洞,进而又加剧了上述“怪现象”的恶性循环。
二、职能人员的考核要求
1.考核坚持“六面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职能工作中存在大量的“优良品质”和“阳光态度”等无形要素的投入,导致员工的外在表现和实际投入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背离现象。比如:表面上激情高昂、“口号山响”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工作的热情大于真实的能力,导致在工作中的“胡乱作为”,从而给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带来无谓的工作消耗;而表面上“热情不高、讷于表达”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大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表象与实效的背离,就为一些人浑水摸鱼提供了操作空间,而真抓实干的人则往往被领导所忽视。因此,对职能人员的考核:
(1)既要看外在表现,也要看内在动机。
(2)既要看工作过程,也要看实际效果。
(3)既要看其在领导面前的态度,更要看其在领导离开后的情形。
2.激励贵在“抓人心”
除了投入要素的无形性,职能人员的劳动成果也比较特殊。以《市场分析报告》为例,判断一份报告的优劣,关键不在于字数的多寡和格式是否漂亮(虽然它们也很重要),而在于其数据的可靠性和判断的准确性,以及对策建议的可行性和创造性。这些是仅靠疲劳战术所不能胜任的,因此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更要激发员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颠覆传统、独辟蹊径、不怕失败、不断反思等方面的优良品质。从这个角度看,“996”工作制是一些贪婪企业的拙劣做法。
国内外研究早已充分证明,传统意义上的“奖勤罚懒”可以换来员工外在的工作热情,但不能激发其持久的创造力,更不能买来员工发自内心的忠诚度。在对现代企业职能人员的激励上,“胡萝卜加大棒”似的外部控制措施,必须要让位于对员工“内心的呼唤”——唤醒其内在的对工作成就的渴望,对职业发展的期望。概括起来说,只有员工从心里真正想把工作“做出彩”来,才算是比较有效的激励。
各位朋友,您对上述观点怎么看呢?请不吝赐教,让我们共同讨论,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周施恩,《人力资源管理高级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重磅推出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推荐读物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自主教材
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配套教材
1楼
好文,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