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合并组织调控一、组织调控过程中的必要场景1、理念、立场分歧与反复在业务转型、拓列、变更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很多分歧,boss与员工的分歧、boss与管理者的分歧、管理者与员工的分歧。各种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和利益。组织立场与个人立场、经营立场与管理立场、公利与私利、私利与私利。而且,在这个过程,也会出现boss不一定代表公利、公司,个别员工更具前瞻性与公心的特殊情况。【结论1】:因此,在业务转型、拓列、变更的过程,一定是一个:a、长期的过程;b、反复的过程;c、权衡的过程;【结论2】:a、做好长期攻坚的心理准备;b、制定循序渐进的应对策略;(涉及业务结构,不能过于乐观,想着一蹴而就。详情咱们下面会细分析。)c、做好人员流失的准备;(利益之争,伤亡难免。)二、该类场景的变数与定数1、boss是否会改变立场?a、如果公司是主营销型企业:果系企业基本都是轻资产,在技术(研...
公司业务合并组织调控
一、组织调控过程中的必要场景
1、理念、立场分歧与反复
在业务转型、拓列、变更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很多分歧,boss与员工的分歧、boss与管理者的分歧、管理者与员工的分歧。
各种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和利益。组织立场与个人立场、经营立场与管理立场、公利与私利、私利与私利。而且,在这个过程,也会出现boss不一定代表公利、公司,个别员工更具前瞻性与公心的特殊情况。
【结论1】:
因此,在业务转型、拓列、变更的过程,一定是一个:
a、长期的过程;
b、反复的过程;
c、权衡的过程;
【结论2】:
a、做好长期攻坚的心理准备;
b、制定循序渐进的应对策略;(涉及业务结构,不能过于乐观,想着一蹴而就。详情咱们下面会细分析。)
c、做好人员流失的准备;(利益之争,“伤亡”难免。)
二、该类场景的变数与定数
1、boss是否会改变立场?
a、如果公司是主营销型企业:果系企业基本都是轻资产,在技术(研发成本)、生产(交付成本)上投入不大,是有可能在仅有或刚刚组建销售团队时,便以新产品(或是概念、或是代理、或是建议功能改进、或是非实物)试探市场的。
以上情况下,公司该次的市场试探,最大的成本,仅是人工成本(销售部),在新产品、新市场的首期试探中,是有可能改变立场的。
更何况,除了纯营销类企业(产品代理),或多或少都会提前投入一部分技术(研发成本)、生产(交付成本)。
因此,除了某些“不靠谱”的boss外,近乎不可能在市场试探初期便改变策略。(业务结构调整是一件很严肃、很严谨的决策。)
b、如果公司是主生产、研发型企业:这类企业,无论是从业务逻辑上(先产品(生产成本),至少是样品(研发成本),才会开始营销或尝试营销。),还是风格上(事系、因系),都不会、也不轻易允许在市场试探初期改变立场。
2、管理者(依本案,即为营销管理)是否会改变立场?
a、新业务领导(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位领导也是新老业务的统管领导)是否会改变立场?
从题中可以推断,新业务领导的任命,无论是内容任命还是外部空降,一定是支持业务调整的。因此,这一角色的立场,是与boss一致的。即:除非前述那类“不靠谱”boss外,新业务领导也是不会改变立场的。
b、老业务领导(如果有的话,题中未涉及该信息)是否会改变立场?
新业务开展,势在必行。如题中所述,老业务团队抗拒明显,甚至已经向公司提出申请,如此心齐,若老业务部门有领导的话,必定持反对态度,且在态度上,是不可忽略的核心角色。
如此,若老业务领导不能支持业务变革,一意孤行,怕只能将他逼走或调离。
而令老业务领导改变立场的关键变数就在于:老业务团队员工们的支持。
若能顺利分群而治的话,
该领导可制的话:则晓以理、许以利,便有机会改其志。
该领导太刚的话:便要做好对方离岗(离职或调岗)的准备,群分后,积极争取更多员工,以减少员工流失损失。
(具体的实施办法,我们将在下面的对策中详述。)
3、老业务员工(销售代表)是否会改变立场?
排除特殊少数员工(原则性极强)外,大多数员工之所以反对,还是因为自身利益的原因。若能顺利以群制群的话,还是可以改变一部分人的立场的。但这个过程中,也是很难避免一些人员流失的。
以上,便是各自立场的变数与定数。
下面,我们以“实施对策”讲述的方式,来解决第二个关键要素:利益。
三、实施对策(人性与利益):制定分期、分步骤的实施对策
1、提成体系变革:提高新业务提成比例,或保障新业务提成比例高于老业务。
销售岗位,是典型高动态薪酬组成比例性岗位,提成,是左右销售利益的关键。
提高新业务提成比例,或保障新业务提成比例高于老业务。
公司既然称该业务为“新业务”,那其开展时间必定不长,在业务开展初期,提高销售比例,是理所应当,也是可以接受的。
“把新旧业务两个部门组合成一个新的部门”。
说明新业务已有团队,也许是新成立,也许人数不多,也许还很弱小,无论哪一种,对新业务的强激励,均是刺激新业务开展、激励新人、鼓励老人的最佳、或最划算的选择。
2、客户体系变革:
在通常的业务结构变化之中,除了极特殊的情况,以及公司成立不久之外,新老业务之间会有一个共同点:客户群体相同或相似。或是需求相似,或是需求拓展,或是需求补充。总之,无论是从新老业务的选型上,还是从展开新业务的切入点,都会与老客户群相关。
同时,新员工/团队需要这个现成资源,老员工/团队守着这个最好的资源。这也是成立两个新老部门后,部门之间、新老员工之间,最大的矛盾与分歧。
老员工之所以不愿意承认、接纳新业务,除了新业务需求开拓难度相对大(主要是不熟悉)之外,更担心原有的客户会被稀释、拿走。
其实,换个角度来想,客户群相似、有交集,对老员工而言,更有客户沟通优势。若能尽早接受,还能早占先机,建立更大的优势。
但人就是如此,天生的惰性、近利,往往会蒙住理智。这也是公司经营层和管理层需要发挥其远见、引导职能的价值。
客户体系变革的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建立客户(x)资源库。将客户信息归录化,建立客户公有基础。
第二步、建立客户分类体系。
将客户按照重要度划分为:不重要、一般、重要;
将客户按照跟进度划分为:待释放、保留跟进、意向、高意向、待成交、已成交;
将客户按照状态性划分为:公共库、个人库。
并要求员工按照客户管理要求,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并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保障该工作质量。
第三步、规定、规范客户管理要求。
按照“客户重要度”,规定个人保留客户期限。如:不重要客户可保留名下1个月,一般客户可保留名下3个月,重要客户可保留名下6个月。(可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定义期限)已成交(合同执行中)客户,不受保留期限定。
以此实现客户流转,是其公有化。
根据“客户跟进度”,定期统计每个销售名下客户结构,并以此数据,推动客户高效管理。并分情形进行销售日常管理:
对遵守规则的销售,主要进行客户成交辅导、帮扶、资源支持;
对不遵守规则的销售,以绩效、制度,强化、约束其日常销售行为。
且,展开“以客户跟进行为”为基础的销售日常管理后,新领导便自然进入到了以法(制度)、依规(绩效),实施管理的场景。凭借法规优势,正道切入。
在“客户重要度”、客户公有化的帮助下,“公共库”客户(x)资源不仅会回到公司手里,且是动态的。公司、部门领导,可借助该资源,扶持新员工快速成长。储备弹(x)药的同时,壮大团队。
同时,“个人库”、“客户重要度”、“已成交”解权,又给了销售足够的客户跟进、成交时间,强制将销售的心思拉回客户管理与成交身上。
3、开放晋升机制
团队合并的同时,其实也给了所有销售另外一个机会:晋升机会。
销售按照模式划分,可以分为四属六类:策略型销售(资源类、项目类、人际类)、技术型销售(销售工程师)、概率型销售(电话销售)、接待型销售(坐商、caii in、客户)。
四属六类团队管理的一项主要区别就在于:团队人数。按上述顺序,从高阶至低阶,团队建部、建组的编制数,也会逐次增高。
考虑到案例中说述“业务合并”、“团队合并”,以及常规的客户群体相似性,无论哪一种模式,均是两个团队属阶相似,不会差别过大。因此,也就有了整体、同属编制倍增的现状,按照每类模式人数达到一定程度,分部、分组管理更高效的原则,合并后的团队,每个销售,均有了管理合理性、局势必要性的晋升机会。
而这个机会,便是建立在两个团队混编的基础上。同时,新部、新租混编,也更利于新晋管理者对团队的掌控。
(若新部、新组,都是新人,则战力太弱,成长较慢;若都是老人,以前大家平起平坐,现在新晋、加之由新领导任命,人性使然,也难以服气。)
对于新老业务两个团队的老大而言,无论新老员工,只要晋升,均是得利于新制度、新考核、新领导,是建立威信的最好良机。
四、时机把控与分群而制
1、有没有可能“速战速决”?
建议不要“速战速决”,否则“伤亡”过大。若不是公司对新业务有绝对必要的迅速开展,不建议以上步骤同时实施。
2、建议节奏
(1)、以利分群:“提成体系变革”第一步,建议经历1-2个核算期,逐渐从新提成体系中,形成不同获利程度群体时,再考虑第二步。
(2)、以势分群:当实现“以利分群”后,我们得到第一批新老员工的支持或默许。第二步,进行“客户体系变革”。此时,上有制度要求,下有支持者配合、默许者观望,第二步必能推动。这期间,还需要我们去主动寻找、鼓励,那些业绩虽然不突出,但执行力好的新老员工,告诉他们,可以“以勤补拙”,严格遵守“客户体系变革”制度,保住原有客户,争取别人强制划出的客户,加强自己的客户池,扩大优势。如此,又可以分出一批人。
(3)、以名裂群:前两步走扎实后,原本一块铁板的老业务团队,早已心思各异。此时,再走第三步,在适当情况下,分别提拔部分新老员工中支持改革的员工,晋升为管理者(经理、主管、组长),分管混编团队。至此,以群制群的形势便以形成。
3、关键要点
(1)、每一步达成门槛,越低越好。改变大家意识,提高主动性,建势为先。
(2)、奖励、晋升,均设置为申请模式。足够低的本槛,保障了足够多的入围人数,利益当前,一定会有人不愿放弃机会。大势所趋,必成入围之局。“申请”是为了:使其“口服”。
(3)、宽入严出。我们需将审批权拿在自己手里。符合“申请条件”,不必过于“客观”、“量化”,可纳入类似文化、主动性、责任心等条件。审批权则完全交给两部领导,有奖有罚、“口服”趋利、门槛放低,员工若有抱怨,但难以成势。借此,树立恩威。
(4)、杀伐果断。对于直接提出质疑、不满、抱怨,且严重影响局势、趋势的员工,要能做到“杀伐果断”。业务结构变革,事关公司未来,要分清权重。至于如何善后,解除、赔偿依法、以例,自行安排。但千万不要被其绊住手脚。一定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
五、小结
以上便是关联的大概思路和方法。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第二阶的主题:“以人性驱动经营管理”的类似案例方法、思路。
【解惑】:
以上操作,很少用到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东西,这是人力管理的内容吗?
是的。
人力资源管理,以当前时代的水平而言,可以分为两阶:
a、以六大模块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事务性管理,其价值在于:辅助管理。
b、以人性管理为基础的人才驱动管理,其价值在于:赋能经营、指导管理。
该案例虽然不是典型的经营赋能型、管理指导型典例,但也用到了许多人性管理驱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拓宽本职岗界、处理相关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