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阶段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企业也处于高速成长、变革,升级阶段。因此,企业也面临缺乏优质人才短缺瓶颈,而解决这一瓶颈各个企业都想到培训。
你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企业你会发现他们的培训做的一定都非常好,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上,并且行为上也是赋予行动。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培训岗位、培训经费等等。培训部门也会通过每年的培训经费把外部优秀的老师请进来做培训,不过对于hr在采购培训课程来说,一定要分清楚想要与需要。
通常企业选择课程的方式会采用问卷调研,由人力资源下发到各个部门,然后再回收汇总,通过大数据然后上报给企业领导。在这个过程中,问卷调研有可能欺骗了我们真正的需求,因为有时候调研的结果仅仅是想要的,也就是说感兴趣的,而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需要是以工作需求为导向。而正因为是“需要”,企业hr在采购外部课程的时候就会陷入以下五大误区:
一、受众面广的课程
很多时候企业觉得受众面广的课程一定是好课程,一定能满足企业大部分员工需求,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市面上党建课程、沙盘课程比较火,我就采购回来,这样对企业培训意义大么?不是说这些课程不好,而是我们在选择课程上不一定选择大而广的课程,而是选择小而精的课程,这样更加有针对性。
二、通用课程
从第二个误区“通用课程”从市场上需求来说,已经不如10年前那么火爆,比如时间管理、沟通管理、目标管理等课程。第一通用课程不像过去企业付费购买,现在市面的书籍、网课都很成熟了。虽然是通用课程,但是现在这些课程已经更加细分行业,甚至把一个课程再拆分小的主题课程,就拿沟通课程来说,根据企业的深入调研后,有向上沟通、跨部门沟通等等。
三、名师光环
第三个误区就是企业在选择老师背景的时候更多看重有华为、阿里、腾讯等名企出身光环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是“名师”拥有高级职业培训师证书的就一定师名师么?拥有清华北大教授名头的就一定符合企业讲课需求么?那什么是名师,有标准依据么,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有的人看头衔,有的看证书,也有的看老师经历和口碑等等。因此,判断一个老师的好与不好,每个人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些某某第一人,创始人等头衔吸引。名气大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企业,老师适合企业现阶段为好。
四、有干货能落地
第四个误区来看,企业选择课程时候的浮躁,希望通过2-3天的课程来解决问题。那我想说的是什么是干货?如何才叫落地?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给学员很多方法、技巧、工具,你能说没有干货么?可是拿回去课后还是不知道如何运用。我一直强调两个字“价值”,也就是说学员学习完以后能够在课后产生价值,能够从不会到会,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能够提升绩效,这样的课程一定是好课程。因此企业在选购课程过程中,可以通过培训大纲判断是否满足以上条件。
五、新课程
之前我和一个企业hr聊天,他问到我,徐老师你做培训这么久,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培训课程特别火呢?最后个误区就是选择今年市场有什么新的课程,目的满足企业员工的好奇心,通过猎奇的心态通过培训,来改变现状。要知道企业培训是需要有规划的,不是因为市面上有什么好的课程你就采购回啦,这个对企业来说,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总之,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天两天的课程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有一个系统规划,有长远计划,这样的培训才方能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