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场所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工伤事故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受伤的职工可能面临着因工伤离职的情况。然而,工伤离职并非只有负面,相反的,很多补偿措施会给职工带来很多帮助。
一、停工留薪期工资
对于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往往要对其进行停工留薪期的处理。这期间,职工的工资待遇并不会中断,而是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继续发放。停工留薪期的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来确定。这个期间的工资支付主体是原来的用人单位。
二、医疗费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药费、住院费等,由单位承担。
三、伤残待遇
工伤伤残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待遇也因此有所不同。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但此项金额一般低于本人工资的80%。
如果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四、工亡待遇
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五、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如果工伤离职后,用人单位存在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的责任比较重大,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
工伤职工劳动关系转移至当地的社保机构,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这部分的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能够保障工伤职工在生活中的基本生活需求。
总结:在面对工伤离职的情况时,我们建议员工首先寻求法律援助,确认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其次要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向单位主张自己的权利。最后在单位支付了相关赔偿后,要及时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好相关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总之,面对工伤离职时,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赞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