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读书是最好的投资,爱读书的人不那么容易惊慌,爱读书的人拥有一股从容的力量。
可是怎样才能读好书,快速的读书呢?
任何知识都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即咱们常说的433法则。
什么是433法则呢?即40%是没用的,30%是有道理的,30%是有用的。
对于看书也是一样,一本书中有40%的内容是废话,是作者用来凑字数的,我们可以将之称为没用的;有30%的内容是案例和一些大道理,道理其实我们都懂,但其实没啥用,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将之称为有道理的;最后剩下的30%是有用的,也可以说是一本书的精华。
如果咱们想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想通过看书掌握相应的知识,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快速而大量的阅读学习。
之所以要快速而大量的阅读学习,其实就是为了迅速找到那些真正对咱们有用的30%,这样不仅高效,而且更能节省时间。
你平时的看书都是怎么看的呢?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完吗?
想要快速看完一本书,没有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肯定不行。
从头到尾的阅读属于最原始的阅读,可能比较适用于孩童时代。但那样的阅读太浪费时间,无法很好的掌握手中所讲的精华内容,也或是前面看完后面就忘了。
比原始阅读进阶一点的是检视阅读,检视阅读时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全书,看看封面、目录、重要关键词、加粗字的部分等等,这样一本书看完,基本上就能复述出书中所讲的重要内容。
再进一步的阅读是分析阅读,它是精读的一种方式。
每本书都会有不同的主旨,作者会辅以相关的案例予以说明,咱们在读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分析,作者讲的这些观点都正确吗?咱们认同吗?认同的点有哪些?有没有咱们不赞同的?或是持保留意见的地方?
一边读一边思考分析,有利于咱们对知识点的辨别与保留,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少书中讲的道理确实很好,但也会有不少观点可能与咱们的观点不符,所以边读边分析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最后还有一种阅读方式叫做“主题阅读”。是说我们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确定一个固定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同时选择多本相关的书一起阅读,提取每本书中的精华,让我们对整个系列的知识体系都有一个了解。
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一样,都是属于精读的一种方式,咱们在读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当然也可以4种方式相结合。
阅读还有一种分类方式:那就是深阅读和浅阅读。“浅阅读”就像吃快餐,“深阅读”就是细嚼慢咽,慢慢品味,消化吸收,两种方式各有千秋。
很多人说看书记不住,或者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忘,大概就是在浅阅读的状态。
当然,在当下这个生活节奏快速、选择俱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阅读都是浅阅读。
我们只能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看书、读报,这也不失为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总比无所事事,追剧、刷抖音消磨时间要好。
与浅阅读不同,深阅读则适合在“整块的时间”进行,比如:专门抽出的半小时--1小时,或者在坐飞机、坐火车这种整段的时间里,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不看手机,远离社交媒体,不受任何打扰,快速且高效。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样才能快速读完一本书呢?给大家分享一个好用的方法叫做“王者速读法”。它是指咱们在读书时要把书当作奴仆,咱们来做书的国王,要怎么读,读哪些,全由咱们自己说了算,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30分钟内快速读完一本书。
为什么是30分钟呢?
首先:用5分钟预览书的封面、序言、明确自己想从书中获取哪些信息;
接着,用5分钟浏览图片,找出相应的关键词,预估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最后,用20分钟跳读,重点阅读那些自己关注的重要部分。
大家都知道二八定律,其实对于读书也是一样的,一本书80%的精华,只存在于20%的章节里,咱们只要把这80%的精华部分读精读透,也就相当于看了一本书的大半,至于剩下的20%如果没空,不看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在拿起一本书要看时,咱们要先明确自己的目的,我想从这本书中获取什么?或者用提问的方式问问自己,比如:
1、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2、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
3、他是从哪些角度出发认证这些观点的?
带着问题来开始阅读,当把这些问题都搞明白时,那一本书的内容咱们也就基本吃透了。
so,你掌握了正确的读书姿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