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历与能力二者并非完全强相关,本文重新审视学历与能力,从多方面层层深入,涵盖优秀者共性、行业职业权重差异、行业案例,给出能力塑造方法及多元智力理论的实践应用,为职场发展提供新思路。
学历与能力并不是完全强相关的,985/211学历能证明在某些方面有能力和潜质,但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发力点不同,后期能力积累、发展轨迹与结果也会因人而异。
一、学历vs能力
《刻意练习》书中提到,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其关键在于有目的的练习。985/211院校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往往经历了高强度的学习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较强的学习力。比如在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时,他们更懂得如何规划学习进度、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而自驱力方面,那些能够考入985/211院校的学生,也往往在中学阶段就展现出了对学习的强烈渴望和自我驱动能力。
然而,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速度是不同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人在前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但后期往往会竭尽所能去追赶。比如俞敏洪,高考多次失利,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也创造了我们如今看得到的辉煌。可见即使前期没有在学习上发力,后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机遇实现人生的逆袭。
同时,普通高校中也有能力出众者。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并非顶尖高校,但他的商业能力有目共睹。娱乐圈的王宝强没有高学历,但在表演上的能力和天赋足以让他在演艺圈站稳脚跟。可见能力的培养也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生活的磨砺、个人的努力同样能塑造出强大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创业领域来看,一位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的年轻人,抓住了当下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结合的风口,凭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独特的市场眼光,成功创办了一家智能工厂。他在创业过程中展现出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名校出身的创业者,足以见得能力的发展不受学历的绝对限制。
相反,有些顶着985/211光环的人,进入职场后却始终找不到方向。这些人或许在理论知识上有一定储备,但缺乏实践中的灵活应变与人际交往能力。就像《伤仲永》里的仲永,虽有天赋,却因后天发展不足而泯然众人。
二、优秀者的共性
优秀的人的成长轨迹往往有趋同性。真正的人才具有多种特质,比如坚韧不拔的毅力、持续学习的热情、出色的沟通能力等。这些优秀的特质与学历和能力都有一定的关联。高学历可能赋予了一个人系统的知识架构,但如果没有坚韧和持续学习的特质,这些知识也只是死物。而那些能力强的人,在实践的磨砺中不断打磨这些特质,也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三、行业vs职业:权重不同
在不同行业和职业类别中,对学历与能力的侧重有所不同。
比如在高能物理研究中,从c9联盟高校毕业的学生往往更受青睐。这些高校为学生提供了顶尖的实验设备、前沿的科研项目以及与大师交流的机会,这里面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上就会更有优势。
在金融行业,学历和能力的结合更为复杂。以量化投资领域为例,一方面,高学历(如名校金融工程、数学等专业)能提供扎实的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等理论基础,这是理解和构建复杂金融模型的关键。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对市场风险的敏锐感知能力以及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分析处理能力至关重要。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招聘要求来看,他们倾向于招聘名校相关专业且在数据处理、编程实践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可见这个行业中,学历背后的理论学习能力与职场积累的实践能力会更相辅相成。
对于一些服务行业,能力往往大于学历。比如销售,更看重的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够敏锐把握客户需求的人,即使学历不高,也能在销售领域取得成功。
然而,不同行业对人才特质的需求也大不相同,这些需求对学历和能力也各有侧重。制造业需要严谨、注重细节的人才。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对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而那些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背景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人往往能胜任。
在医疗行业,尤其是外科手术领域,医生需要具备高度的专注、精准的操作以及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在一些复杂的心脏手术中,医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精准的判断和操作,这既需要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往往与高学历相关),又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而在传媒行业,记者需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那些能够快速适应新媒体环境、具备跨平台报道能力的记者更受欢迎,这既需要传统新闻专业的学历背景所赋予的专业素养,又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锻炼出的新能力。
不难发现,在职业的持续发展中,学历背后的学习能力和职场积累的实践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名校毕业所带来的算法学习能力与在项目中积累的代码优化能力相互促进;建筑行业,名校建筑专业毕业的设计师,在职场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更深理解与运用,两者相得益彰。
四、能力塑造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无所谓现在的我们在什么轨迹和阶段,能力都是可以主动塑造的。
比如,如果想进行学习能力的锻造。那就别“乱抓瞎”,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行业趋势来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定期学习计划,比如每个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从书本、网课、行业报告等资源中收集相关知识,加入专业的线上学习社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如果想提升沟通能力。那么除了可以参加演讲活动,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和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聊天,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每次交流后及时复盘表现,看看哪些话该说,哪些话可以说得更好。还可以给自己的沟通表现录像,从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
或者,如果想培养韧性。可以在工作和生活里设一些“超出舒适区,但又不是遥不可及”的挑战目标,在挑战和自己的承受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台阶,一步一步往上爬。
五、番外:多元智力
其实还可以讨论一个引申话题,多元智力理论。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等,所以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不同的人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以空间智力为例,在新兴的室内设计领域,那些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复杂的三维空间布局、并将客户的抽象需求转化为具体设计方案的设计师,往往在空间智力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而这部分能力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空间思维训练课程、多接触不同风格的建筑与设计作品来培养。
在人际智力方面,像现在热门的直播带货,主播需要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迅速理解观众的情感和需求并做出回应,这就需要较高的人际智力。主播们可以通过分析观众的评论、私信等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互动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人际智力。
在招聘和个人发展中,不能只盯着学历或者单一的能力维度。有些人可能在学术智力方面表现出色,从而获得高学历;而有些人在人际智力等方面有优势,在职场中能通过与人交往展现出强大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综合评估和发展多元智力,才能不断精确位置,实现价值。
总之,学历与能力都是人才拼图中的重要一块。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角色需求,灵活运用这两块拼图,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