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减轻职场倦怠感、迷茫感
刚毕业时有一腔奋斗的“热血”,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大脑一直处于“进补”的状态,注意力更集中,自然觉得很充实。同时,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有一级级晋升的可能,因此充满动力。
而随着职场时间的增加,忙于各类琐事,大多成为了一个螺丝钉,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感觉不到什么新的变化,新鲜感也消耗殆尽,因此觉得时间特别快,但又总感觉忙了一天啥都没干。另外,随着晋升的无望或瓶颈等情况,磨平了当初的锐气。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你缺乏个人规划与目标,未做详细的计划,慢慢变得倦怠、迷茫、随波逐流,最终出现35岁焦虑的情况。
首先,你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弄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获得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与什么样的人共事等。然后,你要结合自身条件,通过swot工具进行自我剖析,定好目标方向,分析下你距离目标达成需要做哪些事,补充哪些知识,提升哪些能力。
其次,将大目标进行分解,定好各小阶段目标以及对应需要做的具体事项(计划),朝着目标去努力。另外,各目标最好还设置下奖励,如奖励自己一本书、一顿大餐、一场旅游等等,让自己有动力,让努力不“枯燥”、有意思。
给大家说一个关于“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日本一位特别著名的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在他刚出道时却默默无闻。1984年,他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并于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再次夺冠。
人们这才大吃一惊:这个矮个子是怎么做到的?于是,记者就追着采访他,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诸如“训练的秘方”之类的东西。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所以,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当目标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显现了。每个小目标的实现,都是对个人的一次及时的正面激励。这对于培养自我挑战目标的信心的作用是巨大的,也会让自己不至于觉得大目标遥遥无期,更不会觉得回顾过往自己一直没有提升、没干出什么成绩。
最后给大家分享2个提升学习力的好工具:
1.番茄学习法
就是关于短时间专注的学习方法。你选择一个学习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学习,中途不允许做任何无关的事,直到结束。番茄学习法要求你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专注于学习这一件事,这样你会发现你的效率会很高,是比较容易达到“心流”状态的。
1)一个番茄时间(25分钟)不可分割,不存在半个或一个半番茄时间。
2) 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做与任务无关的事情,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3)永远不要在非工作时间内使用"番茄工作法"。(例如:用3个番茄时间陪儿子下的棋、用5个番茄时间钓鱼,等等。)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数据与他人的番茄数据比较。
5)番茄的数量不可能决定任务最终的成败。
6)必须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2.ria便签读书法
r:在读书时,遇到某个启发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写出自己的理解,这一步达到的是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程度。
a1: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景。
a2: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今后如何应用,让知识真的在自己的生活里发挥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做分享)
该喝醉的时候一定不能少喝,该唱歌的时候一定不要干坐。也许无趣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没有坚持那些有趣的活法而已。共勉!
1楼 温情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