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hr为例,领导安排三天内提交岗位说明书。这点时间都不够工作分析的,更别说厘清岗位目的、岗位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权限和任职条件了。没办法,只能在网上找个差不多的模版,修修补补就提交了。
这种流程下形成的岗位说明书,没有任何价值,但hr却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在蛮不讲理的工作安排下,想完成任务,这是唯一的捷径。
很多领导安排工作虽然明确了截止日,但实际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按流程去完成工作。员工迫不得已,只能先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方案,至于质量,等二次要求的时候再返工吧。
以hr为例,领导安排三天内提交岗位说明书。这点时间都不够工作分析的,更别说厘清岗位目的、岗位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权限和任职条件了。没办法,只能在网上找个差不多的模版,修修补补就提交了。
这种流程下形成的岗位说明书,没有任何价值,但hr却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在蛮不讲理的工作安排下,想完成任务,这是唯一的捷径。
这种情况在hr身上太常见了。
群里到处是要考勤制度、绩效方案的。这种拿来主义时间长了,hr就形成了惯性思维,不考虑行业特征和企业现状,直接套模版。任务看上去完成了,但又似乎没什么关联。
有些领导安排工作时只提要求,却不给任何资源支持,能不能完全,就看员工个人能力了。这种情况下,工作能不能完成,就是靠天吃饭,没有什么逻辑。眼看目标无法完成,员工很容易摆烂。
有一次会议上,运营和康复科负责人当场拍桌子。运营质问康复科,为什么你们科室不能完成月度目标?康复科也很无语:作为运营,你们给运营科输送了几个客户?没有客源,我们如何完成任务?
实际上,康复科在客户满意度,客户留存、裂变等方面都很优秀,无奈客源太少,完成任务就是一句空话。
职场上,类似运营这个的领导很多,安排工作就是拍脑袋,毫无逻辑可言,面对这种工作任务,员工完成任务只能是小概率事件。
很多领导的逻辑就是我只要结果,从来不去关注过程,等任务没完成时,只会找员工背锅。实际上,员工会优先做你检查的事,没有过程管控,目标无法落地。
有公司为了抓目标达成,特意聘请了2个大学生,专门盯各部门负责人的过程动态。年轻人无知者无畏,天天在群里提醒每一个中层,让汇报目标进展情况。虽然很多人很反感这种模式,但有老板支持,也不得不配合。没想到目标达成真是立竿见影,遗憾的事,大学生走后,公司又回到了常态。
没有人员支撑,没有管理工具配合,领导即使知道过程管控的重要性,也是有心无力,最后只能回到看结果的老路上。
很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领导,但工作安排下去,领导却大撒手,甚至站在员工的对立面,完全没有任何绩效辅导。
在员工不能独挡一面时,又得不到领导的有效辅导,任务完成的概率就会非常小。
这四种情况的领导,都不大合格。作为领导,对员工能力没有充分的认知,部门内部没有合理的分工,不关注跨部门的协作,没有激励,没有辅导……这板子该打在谁身上?
10楼
个人认为一个好的hr,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就已经对各部门的岗位目的、岗位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权限和任职条件做到了然于心,这样做起岗位说明书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不是临急抱佛脚再去做什么调研。当然,如果是新的岗位是需要一点时间研究。以上纯属个人看法。
9楼
学习
8楼
没有经验的领导往往会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7楼
做hr久了,感觉这样的问题,管理上的问题没有就会没有,有了就很难改变。
6楼
很多管理问题,认识容易,改变起来难。
5楼
打卡
4楼
打卡
3楼
本篇文章来自曹锋老师的分享。曹锋老师的分享总能看透问题本质,发现关键所在,提出中肯的应对思路,让人阅后思路清晰,恍然大悟。如果你喜欢思维的激荡,一定要多多关注曹锋老师~
2楼
厘清岗位目的、岗位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权限和任职条件;
很多领导的逻辑就是我只要结果,从来不去关注过程,等任务没完成时,只会找员工背锅。实际上,员工会优先做你检查的事,没有过程管控,目标无法落地。
1楼
深以为然。“很多领导的逻辑就是我只要结果,从来不去关注过程,等任务没完成时,只会找员工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