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梁山比做一家公司,它经营的业务是什么?
是在青山绿水间的房屋田产,还是打家劫舍积累起来的金银?
乏墨认为都不是。
别看这些草莽英雄,大多出身绿林。其实他们心里明镜似的,人多力量大,人才是他们与朝廷抵抗的资本。所以,他们经营的主业是人才(好汉)。
我们可以从王伦那个时期看起。
山寨头领一共四人,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千、云里金刚宋万,还有旱地忽律朱贵。
前面三人坐镇山寨,朱贵在前哨开酒馆。
这个前哨是干嘛的,朱贵的职能又是什么?
第一,打探过往财富信息,上报山寨打劫;
第二,接待各路好汉上山聚义入伙。
从梁山好汉聚义的分工来看,朱贵是一道桥梁。
是现实的桥梁,也是思想的桥梁。现实中,好汉要上山,必须他安排摆渡方可。没有他,纵使有水上漂绝技也是过不去的。
思想的桥梁,是说他能够识别好汉,精准辨识是不是志同道合的好同志。
怎么个接待法?
水浒传中,朱贵接待的第一个好汉是豹子头林冲。
林冲遭高俅陷害被治罪发配沧州,后在草料场怒杀陆虞候和帮凶三人。逃亡路上,巧遇柴进得以书信推荐上梁山避难。
林冲来到山下的酒馆,借吃酒打探消息,恰好这里就是朱贵的哨岗。
朱贵一般不露面,除非有必要。古人不得意,喜欢饮酒大醉,然后在人家酒馆墙上柱子上题诗。而且很多祸端都是这么生出的(这里特别点名下浔阳楼题反诗作死的宋江)。
林冲也不例外,诗兴大发暴露了身份。还好遇到到的不是官府衙役。朱贵发现是林冲,本就听说过他的事迹,敬佩他是条好汉。
于是按惯例接待,次日清晨渡他上山见大寨主。
大家注意,为什么朱贵称得上好汉聚义的桥梁?因为他能够准确的识人,负责初试,有权将好汉直接推荐到终面。
朱贵明白,山是险,水是广,地理条件颇具优势,易守难攻。但是没有强大的团队,就会被官兵轻易地剿灭。
这种设计和做法一直延续到晁盖和宋江时期。前哨开酒馆的朱贵一直兢兢业业,发挥着人才接纳第一站的作用。
一番梳理,我们不光弄清了梁山的核心业务,即召集各路好汉;也明白了前哨朱贵的角色和职能,市场总监和市场开拓。
而王伦定位的主业是打劫金银财宝,人才次之。市场部门给力,一把手格局不足,定位不准。有业务(人才)不愿意接纳,这是不合逻辑的。
从王伦因私心不愿让林冲入伙开始,大当家心胸狭隘与好汉聚义相矛盾的种子就萌芽了。
业务部门老大走在前面,一把手跟不上,通常有几种结局:
一是业务老大道不同不相为谋,分道扬镳;
二是业务老大降维屈从,做行尸走肉;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梁山风格的,你当不了老大,就让有能力的人做。
林冲上山,朱贵捏了一把汗。王伦开始的婉拒,后来用投名状为难,再到遇到杨志,一波三折才勉强让他留下。
等到晁盖、吴用等七人因劫生辰纲事发来投梁山。朱贵二话没说就带他们去见大寨主。
王伦则再次暴露了不敢担当、不能容才、嫉贤妒能的胸量。
故伎重演,一而再,终于激怒了内心憋屈的林教头。吴学究再来个火上浇油,王伦被火并,梁山改姓晁。
看似偶然,却是必然,梁山就此易主,晁盖当上大头领。开启了梁山泊大踏步发展的新时代。
一把手的格局很重要。王伦和晁盖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从落草前的经历看,王伦是个落第秀才,因逃避现实投身绿林。
而晁盖在东溪村做保正期间,常好结交英杰、慷慨豪放,已经名扬四海,人称托塔天王。
个人影响力、江湖地位、文韬武略,样样都甩王伦几条街。
一把手的格局决定企业的发展。
视野不够,很容易被淘汰或取代。
新的头领,无论是晁盖,还是林冲或吴用,都是顺应未来梁山大业的趋势。
因为王伦的格局和能力无法带领企业走的更好更远。
其实作为一把手,业务能力不是第一位的,关键在于会不会领导,格局够不够。
晁盖为人豪爽,襟怀坦荡,显然拥有这种格局和特质。
汉高祖刘邦。曾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小亭长,要文没文,要武没武,还贪财好色,竟能打败战神项羽,建立汉朝。
靠的就是格局,有了格局就能够容人,然后才能理性、客观的用人。
他手下聚集大量能人贤臣,初汉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还有陈平、樊哙、英布等一众谋士将帅。
真是宏图大业谈笑中,胸能容人天地宽。
百无一用是书生,王伦在水浒里没有活过三集,昙花一现。但作为前梁山头领,我们这里再多给他点戏份。
王伦被林冲火并后,梁山大小头领喽啰没有进行什么抵抗。也说明了换头领是当时的民意。
王伦的担心本没有错,私心也情有可原。看看王伦当时的压力。
林冲是直接得罪了殿帅府太尉高俅。晁盖等人劫的是本朝太师蔡京的生日礼物。
这两位当时都是朝廷最具权势的重臣。留下他们,不等于是引火烧身吗?
但是王伦忘了,自梁山落草之日起,他就是绿林中人,就是朝廷敌人。
一入江湖,身不由己,不是“作奸犯科”又怎会落草为寇呢?
想洗白是万不可能了,还不如大口吃肉,大秤分金,做大做强。
只有自身强大了,朝廷才不敢小觑,不会轻易去扫山。
人才队伍强大了有多重要?我们联想到了鲁智深杨智强占二龙山那段书。
操刀鬼曹正出谋,让杨智假绑鲁智深上山,骗取对方打开寨门,然后几个人一顿砍瓜切菜除掉寨主郑龙和一些抵抗者。
可以说,三人以武力鸠占鹊巢,没费太大功夫,诺大一山寨顷刻间收入囊中。
说到底,一是没脑,二是没人。没脑也是没有帮助他谋划的军师。
所以,最终还是人才匮乏,让人轻易拿走苦心经营的山寨。
所以,山寨安全,需要招兵买马。
企业要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做大做强,需要建设一支战斗力强的人才队伍。
要想经营好业务,先经营好人才。
晁盖时期,梁山走上了招兵买马大发展的正轨。除了朱贵的山下接待点依然如故。
山上更多人加强与外界联系,招揽人才。
就好比初创期的企业,应该以业务为重,打好业务的基础。先生存,再发展。
晁盖七人上山,给梁山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四个头领变成十一个,吃饭的筷子增加了。
实际上,整个山寨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和理念变了。
原先的王伦等只是一伙打家劫舍,上山落草的强盗。主要是奉行享乐主义和金钱主义。结交落寞英雄,也是做同样勾当。
晁盖七人主张劫富济贫,不滥杀无辜。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他们奉献替天行道,谋大业。哪种文化能够走得远,一目了然。
第二,市场政策和方向明确了。
色厉内荏,凤毛鸡胆,不能容人。晁盖上山后,心量宽广,邀四方英雄。
对人才是不拘一格,只要是同道中人,绝不拒之门外。
第三,业务基础打牢了。
前面我们说过,梁山经营的是人才。早期的梁山,刚刚形成气候,最紧要的是防守。
而梁山的天然优势是八百里水泊,水寨号称七十二道汊港。
晁盖上山,同时带来六人。仔细一看,不简单。这七人起到了打牢业务基础的作用。
诸位再回头看看新上山这七人的构成,晁盖不说了,天生就是做老大的。
入云龙公孙胜道行高深,赤发鬼刘唐是一员猛将。
重点说说下面四人。智多星吴用,听到这个绰号就想到神机妙算诸葛孔明、张良、刘伯温等等,都是运筹帷幄的大师级人物。
吴用担任军师职务,填补了团队智囊的空白。
最后这三人是谁,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他们的本领是什么,擅长水战船战。
这三人上梁山,可谓是蛟龙入海,水泊从此生人勿近,平湖之下藏万军。
三阮的本事到底如何?可以从石碣村打败缉捕官兵窥豹一斑。
当时晁盖几人暴露之后,得宋江信报,吴用建议先退守石碣村投靠三阮。
官兵五百多人集结追捕过去,组织战船几百只,全副武装,势在必得。
结果呢,三阮组织几十个渔民,利用地形优势,大败官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还活捉了黄兴。
这样三位水战天才,加盟了拥有八百里水泊的梁山,给山寨安全稳固加了三道保险。
这一个变化,是梁山立足的根本,给了梁山大胆发展的信心。
从王伦到晁盖,梁山的第一步转型是成功的。
大头领的升级,领导班子的充实,战略和文化的调整,业务政策调整和落地,各项基础建设,都在为接下来的蓬勃发展带来强力保障。
所以简单总结下来,初创期企业在人才和组织管理方面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1.一把手格局定走向。
创业者很多,然而成功者少之又少。能够做大做强的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有人说创业路上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点都不夸张。能力立足离不开聪明才智。能够强大则看格局。
而这个格局,说的是一把手(对企业有绝对控制权)的心胸、眼界、高度、视野及魄力。
梁山易主,晁盖代替王伦,发展方向轨道完全不同。
不在乎初期的渺小,差别是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相比之下,有些山寨能活下来,但不能走向强盛。
桃花山是打虎将李忠盘踞,二龙山鲁智深、杨智、武松做主,少华山、青峰山等,也都是好汉所占据。
但局限于个人眼界和自然条件,并不能成大气候下最后也都会师加盟梁山。
2.合理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不是全力以赴,不足以拒朝廷,分水而治。天然优势是水域广大复杂,路难山险。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建设安排各分寨、汊港、哨岗,安排人手把守。
这些条件中最难的是人手不够,各种人才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分步走,先稳固山寨水寨,再进行转型升级,完成天罡地煞一百多条好汉的聚义,替天行道,伸张正义。
至于诏安是另一条故事线,至少晁盖吴用在初期的定位和方向是称得上宏图大志的。
3.明确市场意识和打造市场开拓能力。
纵观绿林山寨,巡山放哨是基本职能设置。一是保护大寨安全,二是探听消息,寻找打劫目标。
但是像梁山泊这样把机构直接直接设在山下(酒馆),如此重视前哨的实属罕见。
主业是好汉聚义,吸收人才;副业是打家劫舍、劫富济贫。根据核心业务设置机构和人员。
从中可以看到很明确的市场意识和很实际的市场战斗力。
4.智囊与日常谋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组织没有谋划,必然是一盘散沙。
吴用加入之后,早期的梁山有了智囊,“强盗有了文化”,野路子转型,团队的套路和脑子都有了。
比方说,官兵来袭,以前就是大王小喽啰一窝蜂的出去了,打到一兵一卒不剩。
军师的作用,进可攻退可守,杀人诛心,借东风,少连船。所谓上兵伐谋。
在公司里,战略规划部门、决策研究机构具有这样的功能设计。
中小企业就需要老板有一个这样的副总或助理,作为最懂业务的稳定参谋。
或者,自己就是个好军师,自我加持。
5.稳定业务基础。
不管你要走向何方,你必须走好眼前这一段路。梁山在水寨上的投入就是这个思路。
无论是林冲还是晁盖其人,都是直接得罪了朝廷当红权贵。大兵压境是未来梁山必须要面对的,这是梁山存亡的问题。
就好比是企业刚成立,有没有业务做,能有多少稳定业务,能不能活下来。
梁山在这里做了什么,喜迎三名水寨大将阮氏三兄弟上山。
这个动作奠定了后期发展的基础。毕竟石碣村一战已经小试牛刀。地方军队可以不放在眼里,有大动作也需要朝廷酝酿。
这为梁山招兵买马、积蓄力量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初创期企业想要的很多,但最紧要的还是活下来,找准定位和路线,做好手中事,建设符合业务要求的人才队伍,积累口碑,慢慢提升市场影响力,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