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工作饱和度及处理思路一、重新定义员工工作饱和度在岗位驱动模式的管理下,员工的工作是由岗位来框定的。因此,要梳理清楚员工工作内容,首先可以站在岗位设计的角度尝试解析。岗分四系,各司边界。岗粗放分层,又有三级:经营决策层、内控管理层、实施执行层。四系边界是岗的基础架构,决定了岗的根本属性,因此,非同岗对比工作的意义不大。三级分层虽然粗糙,但也明确的界定出了典型岗界。在工作内容方面,也便可以得出一些通用结论(非精准):a、经营决策层:以决断力驱动资源,使之符合未来预见的价值。心力:【40%】未知结果不可控,对心境的影响极大。精力:【30%】频繁关注,通常需要调动很大的能量来改变自己的惯性。脑力;【20%】提供具体问题处理的方法或工具,使其逻辑自洽。体力:【10%】按照固有的、规范性较强的标准、工序、流程,按部就班的完成动作。b、内控管理层:以判断力驱动人力,使之...
重识“工作饱和度”及处理思路
一、重新定义“员工工作饱和度”
在岗位驱动模式的管理下,员工的工作是由岗位来框定的。因此,要梳理清楚“员工工作内容”,首先可以站在岗位设计的角度尝试解析。
岗分四系,各司边界。岗粗放分层,又有三级:经营决策层、内控管理层、实施执行层。四系边界是岗的基础架构,决定了岗的根本属性,因此,非同岗对比工作的意义不大。
三级分层虽然粗糙,但也明确的界定出了典型岗界。在工作内容方面,也便可以得出一些通用结论(非精准):
a、经营决策层:以决断力驱动资源,使之符合未来预见的价值。
心力:【40%】未知结果不可控,对心境的影响极大。
精力:【30%】频繁关注,通常需要调动很大的能量来改变自己的惯性。
脑力;【20%】提供具体问题处理的方法或工具,使其逻辑自洽。
体力:【10%】按照固有的、规范性较强的标准、工序、流程,按部就班的完成动作。
b、内控管理层:以判断力驱动人力,使之符合拟定规划的进程。
心力:【10%】
精力:【40%】
脑力;【30%】
体力:【20%】
c、实施执行层:以执行力驱动事务,使之符合规定流程的标准。
心力:【0-5%】
精力:【10%】
脑力;【40%】
体力:【45-50%】
从判定的角度来讲,
体力判定:完事数量;短期;
脑力判定:完事速率;短中期;
精力判定:完事质量;中长期;
心力判定:频果、多果;长期。
判定方法与难度:
体力判定:统计、计数,易。
脑力判定:比较,较易。
精力判定:评估,难。
心力判定:格属,较难。
【小结1】:
从操作易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认定:在岗位层级维度,“员工工作饱和度”,特指体力饱和度和脑力饱和度。
就岗位设计的角度而言,岗位的核心属性职能分为两个范畴:职能边界、日常工作。一般来讲,“职能边界”是定岗的依据,“日常工作”是定编的依据。
“职能边界”我们一般不用“饱和”的思维处理,更多体现在能级上。而“日常工作”,无论层级,均多以体力、脑力体现,因而可评。
【小结2】:
在岗位结构维度,“员工工作饱和度”,特指“日常工作”范畴。
【结论】:
【定义】员工工作饱和度
员工工作饱和度,是指各层级员工,在“日常工作”范畴下,脑力输出的上限饱和,以及体力输出的上限饱和。
二、评价方法
1、脑力输出饱和评价
回顾要点:
核心要素:工具、方法。
判定标靶:完事速率。
a、在独立完成工作场景下,评估方法有:
(1)、同岗、同期效率比较。
当该岗位编制(任职者人数)较多时,可以采取同一岗位、同一周期,不同任职者的效率比较方法。
(2)、同岗、分期效率比较。
当该岗位编制(任职者人数)较少时,可以采取同一岗位、同一任职者,不同时期的效率比较方法。
(分期的考量,要充分考虑到任务和环境的变化;脑力评价的核心是方法论,不能仅用复制能力代表)
b、在协同、管理工作场景下,评估方法有:
(1)、同系、同期效率比较。
当该组织(团队)表现出了多裂变属性时(例如:多个同级销售团队、工段工序小组等),可以采取同系(或同部)、同一周期,不同组织(团队)效率比较方法。
(2)、同系、分期效率比较。
当该组织(团队)未表现出了多裂变属性时,可以采取同系(或同部),不同时期的效率比较方法。
【要点】:限定在“日常工作”范畴、“协同、管理场景”下的“脑力饱和”即是:进度会议、检查管理、问题管理、标准管理/质量管理、效数管理。(第四主系管理系统)
2、体力输出饱和评价
回顾要点:
核心要素:执行操作、复制操作。
判定标靶:完事数量。
体力输出饱和的评价方法有:统计、计数。
在体力输出场景下,原则上均是独立完成工作场景,协同场景亦是在标准边界下的设置(若是非标准边界,则与“协同、管理工作场景”相同),因此,具体评估方法有:
(1)、同岗、同期(有效事件)计数比较。
当该岗位编制(任职者人数)较多时,可以采取同一岗位、同一周期,不同任职者的统计计数方法。
(2)、同岗、分期(有效事件)计数比较。
当该岗位编制(任职者人数)较少时,可以采取同一岗位、同一任职者,不同时期的统计计数方法。
统计计数标准,可以选取三类常规设置:标准工时计时计数、额定计时计数、均值计数。
三、“工作饱和度”类问题的统筹处理思路梳理与关联思考
1、“饱和度”类描述的问题,一般包含了两个假定:
a、假定时间可以完全或主要衡量一个人工作的价值;
b、假定有效工作时间是可以被测量的。
但实际场景是:
a、工作价值不能完全或主要被时间定义。
b、有效工作时间是难以被直接界定衡量的。
因此,“饱和度”类问题的管理有效性,需被明确定义出边界:
(1)、以体力输出为主的群体;
(2)、便于统计、计数的工作场景;
(3)、越基础的工作,不同岗位边界下的计数越有效。(不同系的、高阶位的岗位,有效事件计数的统计和比较价值很小)
2、处理“工作饱和度”类问题的思维转换
该类管理末端问题的处理的关键步骤在于:先要判断出“确诊”和“治疗”哪个更重要?
答案是:“治疗”、改善。
因此,精评“工作饱和度”不是重点,展示、公告更不是良策,关键是,评价结果该如何应用。我们姑且来模拟一下评后的场景。
a、员工a与员工b同岗,
a的工作量>标准值>b的工作量,暂时情形,静观其变。
a的工作量>标准值>b的工作量,长期情形,薪绩调控。
标准值>a的工作量>b的工作量,暂时情形,静观其变。
标准值>a的工作量>b的工作量,长期情形,定岗重置。
a的工作量>b的工作量>标准值,暂时情形,静观其变。
a的工作量>b的工作量>标准值,长期情形,定编重置。
b、员工a与员工b异岗,(但同属基础岗位)
a的工作量>b的工作量,暂时情形,静观其变。
a的工作量>b的工作量,长期情形,岗薪重置。
【小结】:
(1)、可以看出,涉及“工作饱和度”类问题的情形,岗性上,多事务型居多、可替代性较强。在人群特征上,同样也会呈现出:安定、忠诚、从众、难驱动等事系阴退境属性。
在处理此类问题上,此处的建议或许与传统思维不同。
在传统思维中,企业更加倾向于制度约束管理、命令服从式管理。列举证据-人为定性-化解或激化矛盾-问题处理-善后收尾。
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在处理该类问题(管理末端问题)时,采取化群体为个体、个性特样处理的方式,更能解决问题。
一刀切,固然极大的解约了“管理成本”,但同样也失去的管理价值。事务管理,以制度、约束驱动,先事后人。人才管理,以人性、激励驱动,先人后事。
员工到底是“人才、生产力”还是“机器零件”,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员工,而在管理者,在于管理者是否具备发现人事物价值的那双“眼睛”。
(2)、站在“共性、系统、则事”的角度,我也可以看出,“工作饱和度”类问题,以及大量管理末端问题的处理方法均聚焦于两个领域:
a、人力资源结构层技术:职岗体系设计;
b、人力资源应用层技术: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
在此仍要提醒大家,技术、工具虽然重要,但仍属则事,人力资源管理或组织管理的精要在于属人领域。在我们这个职业领域中,人,比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