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恐及如果来管理类似员工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1、社恐识别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简称,我们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相关的知识,包括疾病简介、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这里就不去抄袭了,如果大家想详细了解,可以移步前往,下面仅摘其鉴别诊断供各位参考(见下图)。2、再看本案楼主介绍说刚进公司一批年轻人,总喜欢沉浸在自己小圈子里,不习惯融入企业中,不愿意当众发言展示自己,不想和同事有过多交集等,这种现象就真的如楼主问员工自己说的有社恐?我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时间刚进公司,有几个人不是这样的呢?难道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就人来风似的见人就热情、打招呼、拉拉扯扯的?反正,通过自己的经历,还有看看周边的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表现啊。2)表现小圈子、不习惯融入企业、不愿当众发言展示自己、不想与同事过多交集。以上这些表现,难道有什么奇怪吗...
关于“社恐”及如果来管理类似员工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1、社恐识别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简称,我们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相关的知识,包括疾病简介、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
这里就不去抄袭了,如果大家想详细了解,可以移步前往,下面仅摘其“鉴别诊断”供各位参考(见下图)。
2、再看本案
楼主介绍说“刚进公司一批年轻人,总喜欢沉浸在自己小圈子里,不习惯融入企业中,不愿意当众发言展示自己,不想和同事有过多交集”等,这种现象就真的如楼主问员工自己说的有“社恐”?
我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时间
刚进公司,有几个人不是这样的呢?难道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就人来风似的见人就热情、打招呼、拉拉扯扯的?反正,通过自己的经历,还有看看周边的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表现啊。
2)表现
小圈子、不习惯融入企业、不愿当众发言展示自己、不想与同事过多交集。
以上这些表现,难道有什么奇怪吗?不正常吗?不要说才刚入职,不少人入职很久了,也会这样做的。这毕竟与自己的经历、个性、爱好有关。
比如:
小圈子,自己熟悉,无话不说,根据工作和生活关系来看,没必要太扩大圈子,即使要扩大,也是慢慢来的,为什么要着急一下子就扩大呢,稳步推进是不是更符合常人常态?
不习惯融入企业,这怎么呢?到一个陌生环境、陌生人、陌生事儿的地方,你会习惯融入吗?要打乱自己原来的习惯、接受新的东西、改变自己也,不习惯是正常的,反而说习惯就太奇怪了。
不愿当众发言展示自己。不少内向的朋友,都不愿意当众说话的,特别是陌生人较多或异性面前,另外,我们从小就接受的含蓄文化教育,展不展示自己又怎么呢?你想展示就展示,别人不想展示还能强求呢?不展示,就不代表没能力,那些伯乐都是吃干饭的,是金子总会发光;能力,并不是靠怎么说就证明得了的,而是看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要实打实的做出来。
不想与同事过多交集。这个太好理解了吧,人心隔肚皮,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同事嘛,仅仅是因为工作而走到了一起,为什么要一定真心交付呢?为什么要过多交集呢?和得来多说几句,谈不来少说几句,不交恶就行了。当然,经过多年的相处,志趣相投的,成为好朋友也是可以的,说不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上都能够帮衬得到,但是,恁心而论,这种好朋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刻意求之,往往会受伤。
以上我小小的分析,不知道大家以为几何,也可以比照上图的“鉴别诊断”比较比较。总之,我认为,本案员工的表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典型的社恐症,而是多数人的正常表现,不必大惊小怪的。
3、审视社恐
百度百科上对社恐诸方面的阐述,还是非常全面和丰富的,但是,我总认为还是不够尽兴,还可以补充以下一些:
1)眼光放开
不宜仅仅将其当作疾病来对待,未免狭隘了一些,在应对办法上就不够系统、全面或另僻溪径找到非常规的治疗和预防的办法。
2)程度分级
任何疾病,都有不同严重程度之分,这正如健康一样,如果严格意义来对待我们每一个人,可能找不到一个人是“健康”的,都是亚健康或者说是处在“某种某几种疾病”的状态中,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即使有社恐,也一定是有程度、各个方面表现是有区别的,怎么可能“一视同仁”的对待呢,还是学学中医吧,辨症治疗、一人一方。
3)病因问题
百度百科上说原因有遗传、神经、心理等三方面,而且说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这给我们留下了太大的想象空间,也给网上阐述者留下了许多发挥余地,还是过于从医学或太专业角度来看待。
4)年龄阶段
网上说,主要发生20多到3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结合这个年龄段以及社会发展来看,我倒认为,病因还有:
高楼、网聊、信息化、外卖甚至疫情的功劳,因为这些,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圈子、习惯于用电子产品与人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倒成为了一种奢侈,更不要说亲笔写字写信交流了。回家就关门,谁还与邻居窜门;上班就是对着显示屏,交流也是通过群、内网这些,一天下来,如果不是管理人员,能说几句话啊。
这样,时间来了,自然习惯这种生活、工作方式,原来那些本来正常的交流方式、表达能力都严重“退化”了,如果上级领导或哪一天要重新面对,又有几个人会适应呢?
不要说再次面对了,看社会发展趋势,面对的机率越来越不太可能了,看来,社恐的人群只会增大、严重,这是社会问题,要该引起重视了。
5)层次问题
在文化水平上,如果一个人小学或者初中就没毕业,就走上社会,求生或工作,不管什么时代,这样的人,患社恐的机率大吗?
相反,一直努力读上大学甚至博士,戴上深度眼镜,懂得许多知识,非常会使用电脑、程序、手机等,待走入社会,都20多岁时,患社恐的机率大吗?
不管在家里还是单位,总有自己说话或能够小管理的一个甚至更多的人员,业余时间也有自己的一些谈得来的朋友,或者有玩耍的玩伴,哪怕是一些牌友,这样的人患社恐的机率大吗?
相反,如果一直待在家里,或者在单位上说不上任何话,业余也没什么在一起玩的朋友、亲戚等,时间长了,这样的人患社恐的机率大吗?
以上只是举了两个各自相反的情况,其结果,大家都能够判断。
关注了年轻人,中年、老年就不会这样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更值得关注;人人都会老,孝敬是美德,看看那些独自坐在某处长久发呆的老人,谁知道是不是社恐呢?
4、管理建议
真患社恐的,看看网上的介绍就明白,凭hr或公司的力量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还是不去惹的好,如果不想用,想办法让他(或她)离开吧,然后慢慢明白,自己求医去吗?
hr或公司能够做的,就是针对那些“交流不畅”或疑似、极轻微、可能要走向“社恐”的现象或人员来做些工作,比如:
1)工作要协作
在培训或交流中,要举例说明,任何工作和事情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能够顺利完成的,都需要其他同事的充分配合,如果不交流、把平时关系搞好,配合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这些配合,又不是靠领导或公司制度能够完全约束的,完全掌握在个人大脑、手上。换位思考一下,你面对一个你熟悉和另一个你不熟悉的同事,你更愿意与哪一个配合。
熟悉、了解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需要平时多走动、多交流、交换想法,甚至业余时间也要多在一起玩耍,不能都不参加任何活动。不要说陌生的同事,就是熟悉的亲戚,如果三年五年不走动,偶尔遇到,也都不知道说什么话更合适,如果突然要求亲戚答应你某一件事情,恐怕对方也不会轻易答应。
这些浅显的道理和例子要多举,最好让员工们逐个起来举自己经历或看到的例子,这样既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也让员工得到难得的锻炼机会。
2)主持晨会召开
单位、部门、班组一般都有晨会、晚会、例会等,何不利用这样的机会,特别是晨会,让每个员工挨个儿办轮流来主持呢。
当然,会议流程、内容等由管理人员事先准备好,针对那些胆量较小的,还可以提前排练一下,以提升其自信心。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不惧怕陌生人,也不是天生就会顺畅表达的。演讲家邱吉尔,原来也是一个说话都结巴的人,就是后来不断的说话和演讲,才成长起来的。
憝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与会吟,这是不是也适合“用进废退”学说了。
3)学会借力
如上处理后,可能会遇到处理、效果不好的,或者自己根本处理不了的,这时,就要按照流程或管理需要,向上级领导或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借力使力,形成团队力量,解决起来就容易些。
即使大家都没招了,还有社会上的专家和相关机构可以借力嘛,总会有办法的。
至于“不想和其他同事有过多交集”等问题,多数是属于个人问题,与工作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可以不去深层纠结的,hr不是万能的,没必要给自己背上过多的责任和负担。